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29684
单硝酸异山梨酯辅助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5日 邓于亮
第1页

    参见附件(1321KB,1页)。

     【摘 要】 目的:观察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辅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82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辅助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硝酸甘油治疗,用药两周为一疗程,随访3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显效3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78.0%;对照组中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42.8%,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快速充盈期及新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两组治疗前后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辅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常规治疗,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关键词】 单硝酸异山梨酯;辅助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心力衰竭(heat failure)指由于心肌损害或持续性心脏负荷过重,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最终由于血液灌注不足,而出现的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此病可根据症状出现的缓急,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慢性心衰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本文通过观察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辅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82例心力衰竭患者,男44例,女38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0.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辅助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硝酸甘油治疗,用药两周为一疗程,随访3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分级,所有患者均符合心功能II~IV级,其中II级21例,III级46例,IV级15例, 冠心病61例,扩张性心脏病7例,肺心病6例,风心病5例,高心病3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类型及临床特征等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40mg配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辅助治疗,1天1次,2~10mg/h,用药两周为一疗程,随访3个月,观察记录疗效。

    1.2.2 对照组 单纯使用硝酸甘油40mg配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治疗,1天1次,2~10mg/h,用药两周为一疗程,随访3个月,观察记录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心功能明显改善2级或恢复至I级;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功能完全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表1经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表2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单位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均数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3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78.0%;对照组中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42.8%,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快速充盈期及新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两组治疗前后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随访3个月后疗效比较[n(%)]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n=41)32(78.0)9(22.0)078.0%

    对照组(n=41)20(48.8)16(39.0)5(12.2)42.8%

    P<0.05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比较[X±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E/A(m/s)0.75±0.061.34±0.06*#0.75±0.061.03±0.04*

    LVEF(%)0.42±0.160.63±0.13*#0.41±0.150.51±0.07*

    FS(%)0.25±0.040.42±0.04*#0.26±0.040.37±0.05*

    *为两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为两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3.1 心衰的诊断

    临床上心衰诱因一般为感染、心律失常、肺栓塞、电解质紊乱、劳力过度及贫血等。心衰通常情况下无特异性的心电图变化,左心衰时可见X线表现为心脏扩大,可根据房室增大的特点对左心衰的原发性疾病作出初步诊断,并采用M型、二维或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的舒、缩功能。左心衰鉴别于支气管哮喘、GOPD等,右心衰鉴别于心包积液、肾源性水肿等。

    3.2 心衰的治疗

    对于慢性心衰的治疗原则主要为:(1)诱因治疗,如纠正电解质紊乱、继发感染应予以抗生素治疗;(2)病因治疗;(3)病生异常治疗:主要使用药物有洋地黄类及非洋地黄类强心剂增强心肌收缩力;使用利尿剂减轻血容量从而减轻心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等纠正慢性心衰时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失衡失调。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以硝酸酯类的静脉扩张剂为主,本研究中单硝酸异山梨酯的药理机制为:通过作用于血管壁,使血管平滑肌松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21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