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术后镇痛的量效研究(2)
第1页 |
参见附件(2528KB,2页)。
1.4.1 生命体征 HR、SpO2、RR及MAP。
1.4.2 镇痛效果评价:采用静止视觉模拟评分法(R-VAS)和咳嗽下VAS(C-VAS)评定镇痛效果,得分越低镇痛效果越好。
1.4.3 神经阻滞程度评价 采用改良Bromage分级评分法评定下肢运动阻滞程度,0分:无运动阻滞;1分:不能直腿抬起;2分:不能屈膝;3分:不能曲踝关节。得分越高,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越重。
1.4.4 副反应 记录患者镇痛期间低血压、恶心(或伴呕吐)、尿潴留和皮肤瘙痒发生例数。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镇痛效果比较 部分观察组患者各时点R-VAS、C-VAS计分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以0.5μg/ml舒芬太尼联合0.15%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1)。
表2 患者术后R-VAS、C-VAS计分
VAS术后
4h8h24h48h
R-VAS
A1B1组2.8±1.06Δ2.5±0.9△2.1±0.8*1.9±0.8*
A2B1组2.7±1.1△2.3±0.5*1.4±0.91.2±0.6
A2B2组1.6±0.91.3±0.41.2±0.81.0±0.4
A3B3组1.5±0.81.3±0.61.1±0.20.9±0.6
A4B4组1.2±0.61.1±0.80.9±0.60.8±0.7
C-VAS
A1B1组3.9±0.6△3.7±0.7△3.2±0.5△2.9±0.4△
A2B1组3.5±0.6△3.2±0.5△2.8±0.6*1.7±0.6
A2B2组2.1±0.71.9±0.31.8±0.51.5±0.6
A3B3组2.1±0.31.8±0.61.8±0.91.2±0.7
A4B4组1.9±0.61.9±0.81.4±0.61.4±0.7
注:与A2B2组比较,*P<0.05,△P<0.01。
2.2 各组患者术后各时点Bromage评分比较 部分观察组患者各时点改良Bromage分级评分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以0.5μg/ml舒芬太尼联合0.15%罗哌卡因改良Bromage分级评分优于其他各组(P<0.05)。
表3 术后改良Bromage分级评分
组别术后
4h8h24h48h
A1B1组1.1±0.50.8±0.50.4±0.50.2±0.3
A2B1组1.2±0.80.9±0.70.4±0.70.2±0.5
A2B2组1.2±0.90.8±0.60.4±0.50.3±0.3
A3B3组2.0±1.0△1.2±0.4△1.0±0.6*0.3±0.3
A4B4组1.7±1.0△1.4±0.3△1.2±0.7*0.7±0.4*
注:与A2B2组比较,*P<0.05,△P<0.01。
2.3 各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比较 各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组间各时点SpO2、RR、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2.4 不良反应: 舒芬太尼浓度超过0.5μg/ml组尿潴留发生例数多于其他组,罗哌卡因浓度超过0.15%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重于其他组(P<0.05),其余各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硬膜外单独应用局麻药能缓解术后切口疼痛,但易出现运动神经阻滞,影响患者术后的早期恢复。为减少局麻药用量,Gottschalk等采取阿片类药物复合局麻药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 由于二药同时阻断了痛觉在脊髓的上行传导通路和脊神经根传导,因此复合用药时既可减少二者单药用量又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龚秀平等[4]采取固定0.125%的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研究发现,0.5μg/ml舒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小,是理想的镇痛方法。熊响清等[5]采取固定舒芬太尼浓度为0.5μg/ml复合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发现,0.15%的罗哌卡因是最佳浓度,与舒芬太尼复合时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发生率低。这二项研究均对其中一种药物浓度进行了限定,无法准确筛选出合理搭配浓度。我们采取正交设计,全面进行了浓度组合,发现0.5μg/ml舒芬太尼联合0.15%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改良Bromage分级评分均明显优于其他各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2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