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0期
编号:12129543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5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20期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为了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护理,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促使早日康复,我们在护理实践中对患者实施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收入我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明确,共50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9例,年龄为40至76岁。治愈7例,好转38例,死亡5例。

    2 实施方法

    收集患者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社会背景等,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

    3 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3.1 体位指导
, 百拇医药
    患者发病第一周内:前三天应绝对卧床休息,要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谢绝探视人员,床上活动减少到最低程度。患者的洗脸,翻身,大小便,饮食,都要专人协助进行。第四天起,可进行关节主动运动,床上活动,床边使用便器;第二周可进行床旁活动,如无并发症,可逐渐过渡到室外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限。

    3.2 心理护理

    3.2.1 恐惧焦虑的心理

    患者因突然发病,加上频繁而剧烈的心前区疼痛有濒死感,会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心理。以入院1-2天患者多见,看到护士忙碌的身影,各种监护仪器发出的响声,固定在自己身上的各种导管,且被要求绝对的卧床,更加剧了恐惧和紧张,所以护士工作要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并及时解释病情,安慰患者,使患者情绪稳定。

    3.2.2 抑郁悲观的心理

    患者的这种情绪,一般发生在发病后3-5天,从焦虑发展而来,患者会担心此次发病会对生活、工作造成影响,从此失去劳动力,影响家庭的经济收入等。对这种患者,要鼓励其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护士要加强床旁巡视,给予心理支持,并教会患者情绪调节和控制方法,提高心理反应能力。
, http://www.100md.com
    3.2.3 乐观、满不在乎的心理

    对于较为自信、乐观的患者,常会对疾病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或不以为然,不听医护人员的劝告。对于这类患者要向其详细解释疾病发生的机理及并发症的严重性,使患者认识到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比正常人多份危险,工作及活动均需量力而行。

    3.3 饮食指导

    第一日,可进流食质饮食,随后用半流食质,2-3日后可改为软食,宜进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量多餐,不宜过饱。

    3.4 疾病相关知识指导

    3.4.1 疼痛

    疼痛发生时要告诉患者不宜紧张,不宜用力屏气,护士会遵医嘱迅速给予镇痛药物,并会密切观察疼痛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会及时报告医师,作出处理。
, http://www.100md.com
    3.4.2 运动

    患者应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适当有规律的运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疲劳。

    3.4.3 治疗指导

    患者要坚持吸氧,严格按医嘱用药。

    3.4.4 避免危险因素

    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激动,避免寒冷,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排便用力。

    3.4.5 自救

    立即就地休息,保持靠坐姿势,心情放松;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切忌扶病人勉强步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扩张冠状动脉药物。

    3.5 讨论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促进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了治愈率,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并对患者功能的恢复和心理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加强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患者保健意识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润霖,朱文玲,胡大一等.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 http://www.100md.com(武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