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29491
对中药饮片现代煎煮法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5日 陆益 朱惠中
第1页

    参见附件(2460KB,2页)。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现代煎煮的最佳操作方法。方法:改良传统煎煮法中不合理部分。结果:现代煎煮方法简便、快捷、高效。结论:现代煎煮方法优于传统煎煮方法。

    【关键词】 中药饮片;现代煎煮;方法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魂宝,千百年来,为预防、治疗疾病,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药煎煮作为中医中药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疗效的好坏。因此,研究和探索符合现代医药学理念和适应现代人生活节奏的中药饮片煎煮方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我院从2004年9月引用YFY电煎密闭式煎药机,共计代煎人数209920人,计1889280贴。现将具体情况作一介绍。

    1 现代煎煮法的操作方法及步骤

    1.1 中草药或饮片处理 将处方量中草药或饮片装入专用袋内,扎紧袋口,用足够的水浸泡30~60min,然后控水,直到无连续滴水即可。

    1.2 煎药时的加水量 经浸泡后的饮片煎煮时加入清水的量与饮片成分、处方贴数、处方要求剂量、服法有关。一般的,具体可参考如下经验公式:ml=mls×N+100×N{u×[(Wx+Wy)/W]×100}u=v/Wz

    式中符号含义:ml代表一次加水量;W代表处方量(g);mls代表一剂处方所要求药液量;Wx代表处方中草类药物的重量(g);N代表剂数;Wy代表处方中药类药物的重量(g);Wz为供试品按干燥品计算的重量(g);U代表中草药或饮片膨胀系数;V为药物膨胀后的的体积ml。

    1.3 温度和时间的设定 将湿度设定在100℃~120℃范围,一般设定为110℃,时间设定在30~45min,温度和时间的选择与饮片性质有关。一般饮片中有根、茎、壳、骨等硬物则温度高、时间长,如若辛凉解表类药物,则温度低,时间短。

    1.4 煎煮的完成 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煎药机断电后自动保温,达到规定时间,反复旋转手轮挤压药渣,直到药渣中药液完全挤出(一般旋转2~3次即可),灌注,包装完成。

    2 操作注意事项

    2.1 处方药物须经反复核对无误,方可浸泡。浸泡容器不宜过小,否则会影响草药或饮片的吸水膨胀及浸出率。

    2.2 浸泡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过短则达不到吸水膨胀的目的,过长则使药物有效成分流失。浸泡时,须定时(10~15min)翻动专用布袋,以使布袋内药物均匀浸泡。

    2.3 因采用的是密闭式煎药机,故加水量需一次适量加入,以使得的药液浓度为处方量要求的最佳浓度(一般以颜色为淡棕至深棕色为佳)。

    2.4 煎药时注意所有阀门的状态,以防止不必要的损失。

    3 讨论

    3.1 传统煎煮法一般采用砂锅,搪瓷锅和不锈钢锅亦少。但传统的“头煎”,“二煎”带来每次服药浓度的不均一性,见表1

    表1 5例患者处方“头煎”,“二煎”所得药液比重统计

    处方编号头煎比重二煎比重二次比重差

    11.081.020.06

    21.121.040.08

    31.101.020.08

    41.141.040.10

    51.161.000.06

    3.2 传统煎药法因凭借患者经验煎药。煎煮火候、时间等往往没有绝对依从性。故同一张处方,不同煎煮的药液浓度也有差异,见表2。

    表2 1例患者5贴量“头煎”、“二煎”所得药液比重统计

    处方编号头煎比重二煎比重二次比重差

    11.081.020.06

    21.081.000.08

    31.061.000.06

    41.061.020.04

    51.041.000.04

    3.3 采用现代煎煮法,处方量药物一次性煎煮,真空分包装,所得药液比重、浓度均一,患者服用方便,见表3。

    表3 5例患者采用现代煎煮法所得药液比重统计

    处方编号12345

    比重1.061.061.061.081.08

    3.4 传统煎煮法煎煮时间视整个方剂的治疗作用及药材的质地而定,如一般药品的煎煮: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头煎煮沸20~25min,二煎煮沸15~20min,一般为二煎比头煎沸时间缩短10min。从表1可以看出,传统煎煮法2次服药的浓度不一致。

    3.5 传统煎煮法,一般头煎加水量以高出药面2~3cm为宜,二煎加水量至药面即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比重(质地)大的品种沉降于锅低,容易被“煎焦”,带来饮片有效成份煎出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服药的效果。

    3.6 传统煎煮法采用头煎、二煎的方法,带来处方中“后下”饮片操作上的不便。如每剂处方量砂仁5g,是分2.5g/次后下,或是在头煎时一次性5g后下;若采用前一种方法,则二煎时会引起各饮片药物浓度与头煎时各饮片药物浓度比例的不一致,若采用后者,则二煎时不存在砂仁后下的操作,理论与实际操作中存在不一致性。现代煎煮法采用在处方量一次性煎煮所得药汁中“后下”药品一次性处理的方法,再行分袋包装,有效地克服了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矛盾。

    3.7 药物充分浸泡后,加水量与煎煮时间是影响药物煎出率的关键因素。

    3.7.1 传统煎煮法靠经验加水,普遍采用直火加热法,药材在煎煮容器内受热不均匀,比重较大沉降于器底的药材易于“煎糊”,且时常发生“煎干”现象,所得药法的量时少时多,无法在到现代药物治疗学所要求的科学服药方法。

    3.7.2 许多服药患者认为煎煮时间越长越好,有的甚至置于暖锅内煮上一夜。传统煎煮法虽然严格规定了不同治疗要求药物的煎煮时间,但很多患者的依从性较差,无法适应快节奏日益忙碌的现代人的要求。

    3.8煎药时的加水量,其中mls,N,W,Wx,Wy都为处方中的确定量,其肿胀系数u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6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