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29392
80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的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5日 王绍逊 肖调湘
第1页

    参见附件(1294KB,1页)。

     【摘 要】 目的:探讨80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的中西医结合疗效。方法: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如予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地塞米松10mg静滴以减轻炎性肿胀等);治疗组加用自拟解毒通络汤。结果:治疗组40例,基本治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40例,基本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与单纯采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相比,能明显缩短治疗周期。

    【关键词】 扁桃体周围脓肿;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扁桃体周围脓肿(Peritonsillar abscess)为扁桃体周围间隙的化脓性炎症,早期为蜂窝织炎,继之形成脓肿,中医称之为“喉痈”。脓肿多位于扁桃体被膜与咽上缩肌之间,居扁桃体前上者多。常为单侧性 ,多见于20~40岁的病人,好发春秋两季,根据这一情,我院于2006年3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疗80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6年3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疗80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将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6~37岁,平均25岁;病程3~12d,平均6d。对照组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18~36岁,平均27岁;病程3~12d,平均5d。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症状体征

    常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尤其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者[1]。异物及外伤也可引起本病,但较少见,多发生于一侧,常见于成人。一侧咽痛剧烈,反射到同侧耳部,吞咽时加重,张口困难,流涎,言语不清似口含食物,发热,全身不适,呈急性病容。

    1.3 临床表现

    在扁桃体急性发炎3~4天后,发热仍持续不退或又加重,体温上升达39°C以上,咽痛加剧,吞咽时尤甚。常限于患侧,可放射至耳及颈部,其主要特点为吞咽疼痛,吞咽困难,唾液外流,张口困难,语言不清,音调改变,体质衰弱。病情严重时患者头偏向患侧,不易转动。语言时似口含物不清,口不能张大,口内有多量粘稠唾液沿口角外流。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如予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地塞米松10mg静滴以减轻炎性肿胀等)。治疗组加用自拟解毒通络汤:柴胡10g,金银花10g,连翘10g,夏枯草10g,丹皮12g,赤芍12g,川芎10g,皂角刺10g,栀子10g,白芷10g,野菊花10g,车前子15g,黄芩10g,大黄6g。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分2次温服。两组均治疗14d。

    2.2 观察方法 所有患者均每日检测体温、呼吸、咽部状况,每隔2日检测血常规。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咽痛、咽部堵塞感症状基本消失,查体体温正常,呼吸畅通,扁桃体周围脓肿基本消散,血常规正常。显效:无咽痛,咽部堵塞感较前明显减轻,查体体温正常,呼吸畅通,扁桃体周围局部充血肿胀较前明显减轻, 血白细胞处于正常水平。有效:咽痛、咽部堵塞感症状较前减轻,查体体温正常, 呼吸畅通,扁桃体周围局部充血肿胀较前略有减轻,血白细胞处于正常水平。无效:咽痛、咽部堵塞感未见改善或加重,查体体温偏高,呼吸因难逐渐加重,扁桃体周围脓肿未见缩小或增大,血白细胞仍高于正常水平。

    3.2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8.0统计软件。采用Ridit分析和t检验。

    3.3 结果

    治疗组40例,基本治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 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40例,基本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 12例,无效12例, 总有效率70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4015129490*

    对照组4061012127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扁桃体周围脓肿大多数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症。由于扁桃体隐窝,特别是上隐窝引流不畅,其中的细菌和炎性产物破坏上皮组织,向隐窝深部发展,穿透扁桃体被膜,进入扁桃体周围间隙,形成蜂窝组织炎。初为炎性浸润,即扁桃体周围炎,继而发展形成扁桃体周围脓肿。常见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成年人。脓肿多位于扁桃体前上方,即舌腭弓与舌扁桃体之间,常发生于一侧。中医学认为,扁桃体周围脓肿属于中医学“喉关痈”、“骑关痈”等范畴,多伴有发热,张口受限,口臭多涎,患侧咽痛常放射至同侧耳部及牙齿,舌苔厚腻,脉洪数有力。本病多因肺胃素有积热,内外热毒搏结,上蒸于咽候,致气滞血瘀,热毒壅盛,侵犯喉核周围,热灼血肉,以致腐坏成痈。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活血通络。基于这一原则组成的解毒通络汤,以柴胡、荆芥、金银花疏散风热;桔梗、白芷、皂角刺、夏枯草、黄芩解毒消肿;赤芍、川芎、桃仁、穿山甲活血通络;栀子、竹叶、车前子引热下行;大黄导湿热从大便而出,并可起逐瘀之效。如伴有高热,可酌加生石膏、知母以清肺热。

    多年临床观察表明,解毒通络汤有显著促进扁桃体周围脓肿吸收、减轻黏膜水肿之功效,与单纯运用西药相比,占有明显优势[2]。但因扁桃体周围脓肿易引起呼吸障碍及全身症状,当脓肿形成,故因优先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或将患侧扁桃体摘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94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