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29326
老年住院心力衰竭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5日 赵群
第1页

    参见附件(2770KB,2页)。

     【摘 要】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对老年住院心力衰竭病人的影响。方法:对实验组271例老年住院病人心力衰竭病人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而对照组261例病人进行一般护理,比较两组6个月复发再入院次数及死亡例数的差异。结果:实验组6个月复发再入院次数及死亡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实行健康教育能减少老年住院心力衰竭病人的再入院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老年;住院心力衰竭病人;家属;健康教育

    心力衰竭为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终合征[1]。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复发再入院率高,死亡率也高。为减少心衰病人猝死发生,减少其住院次数。对在本科室住院治疗的532例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III-IV级),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532例心功能III-IV级﹛全部病历采用心功能NYNA分级法,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NA)1928年标准[2]﹜,其中男312例,女220例,年龄61~95岁,平均76.5±11.5岁。按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71例,其中男198例,女73例,年龄77.3±5.6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8±1.3年;对照组261例,其中男174例,女87例,年龄74.2±4.3岁,病程2.5~17年,平均病程9±1.5年。

    1.2 方法 对实验组在病人入院后即制定教育计划,进行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如:讲座、发小册子、宣传栏、一对一指导、病人互相交流及讨论、开工休会等。对文化层次及接受程度、工作性质不同等予以区别处理,尽量做到有针对性,除病人参加外,还邀请家属,陪护参加,内容尽量通俗易懂;针对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进行一般护理。

    1.3 评价法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于出院6个月内进行随访和跟踪调查,比较两组心力衰竭死亡及再入院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X2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观察6个月复发再入院及死亡情况,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再入院比较

    再入院复发死亡

    实验组909

    对照组14117

    X256.727.73

    P<0.01<0.01

    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避免各种心力衰竭发生的诱发因素,建立健康行为模式。

    3.1.1 饮食习惯:老年病人饮食习惯欠佳,喜欢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用动物油烹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等);高盐食物,如腌制的食品。另外,老年病人因怕浪费,而强迫性进食剩余食物,而吃得过饱。针对这些特点,指导他们进低脂肪、低盐(无低钠血症时)、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尤其是晚餐不宜过饱。

    3.1.2 休息与活动的指导: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由于年老、体弱,又常伴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针对这种情况,在病人心功能差时,帮助其适当抬高床头取舒适卧位,必要时加护拦,以避免坠床。根据心功能的情况制定活动计划:心功能I级者指导避免重体力劳动;心功能II级指导病人避免病人卧床休息,鼓励病人行走,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以刚出现疲劳、呼吸困难或胸闷不适为限度;心功能III级者指导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协助患者慢慢下床进行排尿、排便等床旁活动;心功能IV级者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对四肢做被运动和翻身。待病情好转后,才能在床上或床边适当活动。

    3.1.3 便秘:老年病人胃肠功能低下,肠蠕动减弱,心力衰竭时进食精,纤维少,常引起便秘。当用力排便时,增加了心脏负荷,可引起心律失常、猝死等。应指导病人摄取富含纤维的杂粮和菜蔬、水果,不吃过分精制的食物,不偏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指导病人避免过度用力屏气排便,有条件者提供坐椅。必要时配合腹部按摩。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适当活动。经上述措施无效时,可应用缓泻剂,如:潘泻叶、果导片、大黄等。指导患者应用开塞露。必要时予以肥皂水灌肠,我们采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连接高分子导管(吸痰管/导尿管)灌肠[3]。还可采取戴无菌手套直接抠出大便。病情严重时,加强监护。有研究显示,由于粪便前端干燥、屏气动作频繁等原因,使中前期,即开始排便后5分钟内是AMI早期患者排便过程中心肌做功最多、耗氧最多、血流动力学最不稳定的时段,也是排便相关并发症最易发生的时期。因此,在排便开始5分钟内的严密监护最为重要[4]。

    3.1.4 感染: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心力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指导病人注意保暖,尤其是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不到拥挤的、空气污染的公共场所。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出现感染先兆及时治疗。室内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1.5 心理指导:老年心力衰竭病人普遍具有自尊心强、脾气固执、怕孤独、怕死亡的特征,特别在陌生的医疗环境中,有悲观失望、抑郁消沉,有的情绪急噪、喜怒无常,这对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护理人员要勤于观察病情,善于发现病情变化,主动询问、关心、体贴病人,解除或减轻他们躯体上的痛苦,消除病人顾虑,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和安全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3.2 建立遵医行为,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做到定期复查。

    3.2.1 这些病人往往须终生服药治疗。因此要指导病人正确、按时服药,告知病人药物的主要作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在病人入院后制作服药卡,按时指导病人服用,直到病人安全掌握。依据时间治疗学,指导病人在适当的时辰用药,如:清晨应用溶栓类药物,而他汀类药物均推荐晚间用药[5]。

    3.2.2 在病人出院前制定指导计划: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血压、心电图、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合理饮食,进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适当活动,学会自我监测;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担当监督、帮助和支持和病人的重任;教会家属如何判断心跳和呼吸停止,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家属除拨打

    120急救电话外,还应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指导病人出门时随身携带健康卡和硝酸甘油、救心丸等药物;定期随访,如有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浮肿、体重增加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通过对实验组的271例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在服药的依从性、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术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7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