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烧伤中药药膏治疗烧烫伤的临床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1194KB,1页)。
【摘要】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药膏治疗烧烫伤的疗效,并与 “湿润烧伤膏”(市售中成药)作对比。方法:烧烫伤患者2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烧伤创面常规清创消毒后,涂自制中药药膏,对照组按药品说明书涂湿润烧伤膏,结果:治疗组治疗烧伤在愈合天数,使用止痛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l或P<0.05)。结论:自制中药药膏治疗烧伤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疗效满意。
【关键词】 烧烫伤;自制中药药膏;临床观察
我卫生队积累多年治疗烧烫伤的经验,选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消肿止痛、敛疮生肌等中药材,经严格配方,制成了中药药膏,经对210例不同程度的烧烫伤患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10名病人全部取自来我消防支队卫生队的门诊病人及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自制中药组)和对照组(湿润烧伤膏组)。治疗组110例,男57例,女53例,年龄10个月至72岁,平均年龄为(28.69±15.03)岁,致伤原因:烧伤60例,沸水烫伤48例,油烫伤2例。烧伤面积平均为12.54±3.60;对照组100例,男45例,女55例,年龄18个月至69岁,平均年龄为(29.26±13.24)岁,致伤原因:烧伤53例,沸水烫伤44例,油烫伤3例。烧伤面积平均为10.28±5.60;)。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
2 自制中药药膏的配制
2.1 治疗组处方组成 大黄200g,生地榆200g,黄柏200g,栀子150g,虎杖150g,苍术100g,黄连200g,当归100g,马齿苋100g,地肤子100g,乳香30 g,没药30 g,菊花50g,红花50g,冰片30g,蜂蜡30g共十六味中药。
2.2 配制方法 将上述前12味中药按比例配制,加入100%纯麻油浸泡,麻油量以中药能够完全浸泡为度。夏天浸泡2-3天,春秋天浸泡4-5天,冬天浸泡7天,使麻油完全浸透中药,防止熬制过程中出现泡沫,使得药液外溢。熬制时先武火急煎至煮沸,再用中火熬5分钟左右,必要时加蒸馏水,最后用文火慢煎至药渣发黑后捞出,待药液冷却至80℃左右时,用12层纱布过滤备用。取双花单煎后,合并初滤液。取蜂蜡30g,将蜂蜡放锅内加热熔化后,加药液继续搅拌加热至200℃左右。待药液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温度降至100℃左右时,取冰片用95%乙醇溶解,在搅拌下细流加入药液中,使之完全溶解,经过滤、灭菌后分装备用。每毫升药液相当于生药0.5g。
3 临床应用
3.1 功效 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祛瘀消肿止痛、收湿敛疮生肌的作用,能有效缓解疼痛,疏通经络,调和血脉,促进新的皮肉自生,减少创面渗出,加速创面愈合[1]。
3.2 用法 所有患者依次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洗创面,有水泡剪去水疱;有焦痂者不揭去,用过氧化氢消毒。
在涂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清洗创面,除去污物及浮动表皮。②早就诊、早涂膜,减少感染机会,缩短治疗日程。③涂膜面部时,需要保护好眼睛和外耳道。④涂膜后,还须观察体温、血常规的变化,注意有无膜下感染。
4 疗效观察
通过对210例烧伤患者应用本药膏的治疗组以及湿润烧伤膏对照组临床观察,证明了治疗组在Ⅱ°烧烫伤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从病例对比看,我院应用中药方剂药膏治疗Ⅱ°烧烫伤效果显著,对于浅Ⅱ°烧烫伤,能显著缩短病程,减少抗生素用量,从而降低费用,效果明显[2]。对于深Ⅱ°烧烫伤,不但明显缩短病程,对抗生素的使用天数有相当程度的降低,而且显著减少了植皮手术的几率。本治疗组病例未使用全血、血浆、白蛋白及植皮手术,深受患者欢迎。但本例中无Ⅲ度烧伤面积,本药膏对于较大面积的Ⅲ度烧伤治疗效果须今后进一步观察。
5 结果
结果表明,“自制中药药膏”在治疗Ⅱ°烧(烫)伤的疗效,在愈合天数,在使用止痛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
6 讨论
烧伤乃火毒为患,属中医学“疮疡”的范畴,古人称之为“火疮”或“汤烫疮”。本病的主要病机在于局部血瘀内阻,经络滞塞,热毒炽盛。故在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通络,清热解毒凉血为大法。
本方中菊花、马齿苋,栀子清热泻火,黄连、黄柏、大黄、虎杖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解毒的功效,可清除局部皮肉的郁热,同时可有效控制局部感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黄柏含有小檗硷[3],对绿脓杆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在机体内外均有加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故对烧烫伤“感染关”能起到预防作用。 蜂蜡在起到良好固定剂的同时,又具有溶解角质、杀菌、生肌、止痛的功能。冰片、没药防腐开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疮生肌。全方具有抗炎止痛、减轻组织水肿,促进创面血液循环,保护间质生态组织向好的方面转归,减少渗出,加速坏死组织溶解,满足创面的氧和营养物质供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94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