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149767
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李淑萍
第1页

    参见附件(3445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20例精神病患者的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采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家属的心理状态,对照组不采用心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家属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现象,SDS、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家属不同程度的存在负性心理,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家属的不良心理,提高家属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护理干预;精神病家属;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程长、复发率、致残率较高的进行性加重的疾病,破坏性加大,且治疗费用较高,不仅给患者带来困扰与痛苦,还给患者的家属带来较大心理负担与烦恼[1]。家属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位置经济来源和精神支柱,家属在照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家属的不良的心理变化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而且还会影响自身的健康。目前,精神病家属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2]。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评估,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措施十分重要。为探讨有效的护理精神病患者家属的措施,现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20例精神病患者的家属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家属为研究对象,均为一级亲属,其中男性62例,女性58例,年龄25~54,平均42.5±4.5岁;该组家属均无精神疾病,无心、肝、肾等严重疾病,无血液传染病,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受教育水平:文盲8例,小学文化18例,初中32例,高中38例,大学或以上文化24例。将该组家属采用随机双盲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机受教育程度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普及精神病的知识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家属系统的介绍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知识,采取发放宣传单与集中培训等方式向其家属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治疗方法以及药品的副作用等。根据家属的学历与心理状况给予不同的启发与指导,学历较高的患者可适当实用专业术语[3],学历较低的患者,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家属进行用药、饮食、运动、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家属正确的认识疾病,改善心境,告知其只要通过有效的方法,精神分裂症的病情能够好转,减轻家属的焦虑、抑郁心情,增加家属的治疗的信心。

    1.2.2 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告知家属他们的言辞、举止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在护理中主要通过向患者家属提供情感支持,护理人员要在谈话的态度、方式、语音、语调上下功夫,倾听家属的感受,获得产妇的信任,应谅解某些心理状况不佳家属的过激言行,满足家属的信息需求,加强情感沟通,建立交流平台等方式[4],使他们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治疗进展,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保持愉快的心情。指导家属多接触患者,帮助和鼓励家属用轻柔的技巧抚慰患者,增强患者和家属的感情交流,对于厌烦、责骂患者的家属应进行思想疏导[5]。督促其关心体贴患者,针对家属不同的文化层次和职业背景,有的放矢的进行心理护理。鼓励家属主动参与护理活动,使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减轻其心理压力。避免讨论敏感话题,如经济状况,患者病情发作等。通过宣传争取获得医院医疗人员以及社会的帮助支持,减轻家属的经济负担。

    1.2.3 身心松弛法及情绪转移

    ⑴指导家属在压力大或者情绪烦躁时,进行自然端坐,闭目敛神,两手掌放在两膝,注意力集中在两脚心,均匀平缓地呼吸3~4 min,放松肌肉,并将此感觉扩展延伸到全身,缓慢睁开双眼。⑵情绪转移:转移家属对患者病情的过分关注,可在照顾患者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情绪烦躁时,可听节奏舒缓的音乐,缓解情绪。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变化。采用量表调查前,由专人向家属解释研究目的、意义及填表注意事项,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有调查者协助其完成量表的填写。采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两个量表均20个条目,用以评定调查对象的焦虑、抑郁主观感受。<50分为无焦虑或抑郁,50~59分为轻度焦虑或抑郁,60~69分为中度焦虑或抑郁,≥70分为重度焦虑或抑郁。SDS、SAS评分的国内常模分别为41.46±8.55、37.78±10.0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软件包,计量资料结果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家属护理前的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比较

    注:﹡组内护理前后相比,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住院时间长且病情易反复,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加重了家庭的经济、心理负担,易容易导致患者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家属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支持来源,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病态表现,家属对疾病缺乏认识,患者服药后的各种不良反应以及社会偏见,给患者家属造成心理及生理功能伤害[6]。当患者家属的心理失衡时,焦虑就走向了极端,不仅影响到自身的身体健康,还会妨碍患者治疗的正常进行。家属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上的经济负担,也有主观上的心理负担[7]。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家属的SDS、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的对象由单纯的患者扩大到包括正常人,精神病家属的负性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我院针对这种情况对家属实施的心理干预措施主要有:健康宣教、心理疏导、身心松弛法及情绪转移法,对家属予以同情、理解、耐心倾听并帮助他们疏泄情绪,建立起心理防御机制,消除或减轻其心理压力,维护自尊及自我价值感,从消极、苦闷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达到心理平衡。结果表明,观察组SDS、SAS评分显著改善,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通过健康宣教,使家属解除了对疾病的对疾病不了解而产生的疑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疏导能够很好的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不良刺激对自身的伤害。身心松弛法有利患者于保持心态平和肌肉松弛,减小压力,使患者社会、生理、心理、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以一个从容的心态面对治疗。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负性情绪明显,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家属的不良心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44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