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急性发作不同方法研究
第1页 |
参见附件(1208KB,1页)。
【摘要】 目的:探讨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不同方法。方法:将于2008.12-2010.12入住我院眼科的28名经过确诊为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随机性地分为两组A、B组,每组患者为14例.A组采用常规的缩瞳药物、尼目克司以及甘露醇等混合的药剂,B组主要采用前房穿刺术。对比分析上述二组的效果。结果:视力恢复(≥0.5)、视力恢复为0.1-0.5两个方面患者好转数均要小于B组,且呈现统计学差异,P<0.05;A组在降眼压时间、视力恢复为0.1-感光两个方面患者好转数均要大于B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前房穿刺术运用于青光眼急性发作治疗过程之中,其方法及操作简便,而且患者视力恢复较快且效果较好,应大力地加强青光眼治疗的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青光眼;急性发作;感光;视力
引言
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患者自身眼部免疫力的因素,青光眼急性发作在近年来的发作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一度成为眼科最为重要的急症之一,同时它也是非常常见的导致患者失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主要的表现症状为[1-2]:(1)眼压急剧上升;(2)伴随眼部症状及体征;(3)剧烈头痛;(4)恶心、呕吐甚至是腹泻等不良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上述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的症状非常容易被误诊为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等疾病。因此,探索一条有效治疗青光眼的方法及其具体途径,是当前眼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现对2008.12-2010.12入住我院眼科的28名经过确诊为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随机性地分为两组A、B组,每组患者为14例.A组采用常规的缩瞳药物、尼目克司以及甘露醇等混合的药剂,B组主要采用前房穿刺术。对比分析上述二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08.12-2010.12入住我院眼科的28名经过确诊为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为13例;年龄范围为43-75岁,平均年龄为(65.2±3.2)岁;发病至初诊的时间为2h-15d,平均时间为(9.5±0.9)d;本组患者均表现出了如下的关于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的症状:(1)眼压急剧上升;(2)伴随眼部症状及体征;(3)剧烈头痛;(4)恶心、呕吐甚至是腹泻等不良症状。将本组随机性地分为两组A、B组,每组患者为14例.A组采用常规的缩瞳药物、尼目克司以及甘露醇等混合的药剂,B组主要采用前房穿刺术。上述二组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以及症状等方面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将本组28例患者随机性地均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常规的缩瞳药物、尼目克司以及甘露醇等混合的药剂,B组主要采用前房穿刺术。具体方法阐述如下:
A组[3]:采用常规的缩瞳药物、尼目克司以及甘露醇等混合的药剂对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治疗。B组[4]:采用前房穿刺术。具体的步骤为:(1)首先将氧氟沙星滴眼液滴入结膜囊,术眼用0.4%奥布卡因表面麻醉后,将患者头部固定于裂隙
灯显微镜上,开睑器开睑,将裂隙灯的焦点调节好并固定;(2)一手持结膜镊固定眼球,另一手持1ml注射器从角膜缘处缓慢隧道刺入前房,穿刺部位可选在颞下方位,针尖与虹膜面平行,避免伤及虹膜与晶状体,退针时轻压穿刺口后唇,放出少许房水,非接触眼压计测眼压在20~30mmHg之间。将A、B组所得的研究数据加以对比分析。
1.2.2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所出现的一切数据均在EXCEL软件以及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文中所出现的所有均值均用“X±s”来加以表示,运用x2检验,二组统计学差异特征值用P来加以表示,即P<0.05二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视力恢复(≥0.5)、视力恢复为0.1-0.5两个方面患者好转数均要小于B组,且呈现统计学差异,P<0.05;A组在降眼压时间、视力恢复为0.1-感光两个方面患者好转数均要大于B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而言,可以用如下表2-1所示:
表2-1 A、B两组视力恢复情况及病程等情况对比分析表(2008.12-2010.12)
3 结论
青光眼急性发作在近年来的发作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一度成为眼科最为重要的急症之一,同时它也是非常常见的导致患者失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通过对比分析,将前房穿刺术运用于青光眼急性发作治疗过程之中,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较佳,而且降眼压的时间要比常规的药物治疗要快很多,上述A、B两组在视力恢复情况、降眼压时间等方面均呈现出统计学差异。前房穿刺放液,使病眼房水暂时快速引流至眼压迅速下降而缓解剧烈眼痛。 总之,运用前房穿刺术治疗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方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08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