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2438KB,2页)。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与分析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550例剖宫产手术指征,以期分析剖宫产指证的构成以及医生对剖宫产指证的掌握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2008年至2010年550例剖宫产病例资料且对剖宫产、围产儿死亡情况和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观察与记录,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剖宫产率10.07%、围产儿死亡率0.33%,2009年剖宫产率9.75%、围产儿死亡率0.52%,2010年剖宫产率12.49%、围产儿死亡率0.67%;2008-2010年度剖宫产指证统计:胎儿窘迫占32.73%、头盆不称14.55%、臀位11.64%、产程停滞7.27%、骨盆异常7.27%、巨大儿5.82%、羊水少5.82%、疤痕子宫4.00%、要求手术3.6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55%、双胎1.82%、前置胎盘0.55%、胎盘早剥0.55%、珍贵儿0.55%。结论:分析剖宫产指征构成对严格把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至关重要。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
剖宫产手术[1]作为一种人工干预迫使胎儿从子宫宫腔直接娩出的分娩手段,能够极大解决难产问题、提高分娩安全系数,但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等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医院剖宫产率已达40%-60%且在逐年递增[2],研究显示多数剖宫产术中存在着指征随意扩大现象,这样不仅增加了出血、感染和脏器粘连等手术并发症发生几率,同时也加重了产妇负担,因此我们现对550例剖宫产指征进行观察与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共有5081例妇产分娩,其中剖宫产550例、占10.82%,550例剖宫产产妇中初产妇380例,经产妇170例,孕周35~43+3周,平均(38.00±2.05)周,年龄15~46岁,平均(26.00±3.14)岁。同时所有产妇家属均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观察与分析550例剖宫产产妇手术指征及其相关因素,同时参考临床试验设计标准,制作《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剖宫产手术指征调查表》,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对表中内容进行调查与填写,然后将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其中表中主要内容包括剖宫产产妇基础资料、剖宫产原因及其指征等。
1.3 记录标准 术前如有多项剖宫产手术指证,则按第一指证记录、统计各项指标,社会因素与医学指证重叠者则按医学指证记入;其他指证包括:横位、双子宫、子宫破裂等。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观察到的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数据用(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可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8-2010年度剖宫产及围产儿死亡情况统计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2008-2010年剖宫产及围产儿死亡情况统计(n,%)
2.2 2008-2010年度剖宫产指证统计结果见表2所示。
表2 2008-2010年度剖宫产指证统计(n,%)
注:以单一指证行剖宫产占55.46%、多因素指证占44.54%,其中以胎儿宫内窘迫为主、其次为头盆不对称。
3 分析
剖宫产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分娩手术,能够有效解决诸如难产及不宜经阴道分娩的问题,但是近年来剖宫产指征正在随意扩大致使剖宫产率居高不下,进而所引起的切口感染、肠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新生儿湿肺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发生率随之升高[3],所以分析剖宫产指征构成对严格把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至关重要。
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本次对我县550例剖宫产产妇手术指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表1中数据显示可知2008年至2010年瑶族自治县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围生儿死亡率随之升高;表2中550例剖宫产产妇手术指征包括胎儿因素、产妇因素、头盆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以胎儿因素最为常见,尤其是胎儿窘迫占到32.73%,我们认为出现此种情况是由于临床医生一旦发现胎心率变化、单纯的羊水污染或是胎心电子监护异常就简单、过早给予诊断,而未综合胎儿、胎盘、脐带、羊水及母体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加上近年来医疗纠纷增多等因素干扰,临床医生最终给予剖宫产(但胎儿在出生时并无窒息);对于头盆不对称,目前尚无明确诊断标准,临床医生往往按照自身经验对胎儿和骨盆不相对称程度进行判断而决定是否给予剖宫产。对于臀位来说并非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只有在骨盆狭窄、软产道异常、胎儿体质量超过3500g、高龄初产妇和有难产史及不完全臀先露者才行剖宫产[4]。另外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所导致的剖宫产比例逐年增加,这是因为部分孕产妇或是由于对疼痛耐受性差而选择剖宫产,或是因为担心阴道分娩后机体难以恢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3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