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通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临床进展
第1页 |
参见附件(1168KB,1页)。
【摘要】 目的:观察探讨补阳通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临床进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中风病患的病患178例,其中有98例属于在治疗后有后遗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使用补阳通五汤治疗;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医补阳通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其效果显著,后遗症低,并发症低,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中风;中风后遗症;补阳通五汤;疗效
中风又称脑卒中,主要是以突然昏倒、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语言謇涩或失语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等特点的一种疾病;中风后遗症是指在中风发病经过治疗后,仍遗留不同程度的麻木、偏瘫、口舌歪斜、言语蹇涩不利、痴呆等症的疾病;对于中风后遗症必须及时的给予治疗,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永久性的偏瘫或语言障碍等疾病;在中医上中风后遗症属于偏瘫、偏枯、偏废的病症,属于气虚血瘀、肝肾亏虚、脾虚痰湿的病征;补阳通五汤是一剂活血祛瘀的药方,对机体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作用;本文就补阳通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临床进展作出了相关的探讨与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中风病患的病患178例,其中有98例属于在治疗后有后遗症的患者,男患者有57例,年龄为50~80岁,平均年龄为64.5岁,女患者有41例,年龄为49~79岁,平均年龄为63.5岁,其中脑梗塞有37例,脑栓塞有28例,脑出血有33例(经脑CT确诊),其中出现肢体偏瘫的有27例,感觉障碍的有31例,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口眼歪斜的有29例,出现中风综合征的有1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使用补阳通五汤治疗;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众病患病症确诊为中风经络,气阴亏虚、血淤阻络型为中风,其主症为麻木、偏瘫、口舌歪斜、言语蹇涩不利、痴呆以及感觉减退或消失;次症为气短乏力、面色发白、自行出汗、手足心热、眩晕耳鸣、咽干口燥,其舌质暗淡或红瘦,舌苔白腻或少苔和无苔,且其脉沉细或弦细数[1]。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使用西医治疗:给予众病患以西药肠溶阿斯匹林50mg、维生素E200mg、维脑路通20mg、尼莫地平30mg一天三次饭后30分钟服用,如有高血压患者可根据患者血压配以对症降压药服用治疗,以每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月后观察其疗效。
1.3.2 观察组 使用补阳通五汤治疗:对给予众病患在对照组的的基础治疗上给予补阳通五汤治疗,以黄芪、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为主方,然后根据各病患的病症给予拟补阳通五汤治疗,如:闹血管病后遗症的给予黄芪60g、当归5g、赤芍10g、红花5g、桃仁6g、川芎8g、地龙10g加以牛膝10g、川菖6g、胆星10g、丹参15g治疗;言语出现障碍的给予黄芪30g、12当归6g、赤芍10g、丹参15g、地龙10g、桃仁6g、红花5g加以麦冬10g、千张纸10g、桔梗10g、僵蚕10g、甘草5g给予治疗;每天一剂,每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月后观察其疗效。
1.4 疗效评价标准:可按“中风患者临床恢复标准”[2],分为显效:其临床症状消失生活能够完全自理评分达76%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生活部分可自理,可独立步行评分达51%~71%的患者;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恶化,在经过治疗后其症状加重或死亡。
1.5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经卡方检验,各项参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中风属于中医症中的气虚血瘀、肝肾亏虚、脾虚痰湿的病征,在患该疾病时需给予及时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病症,以及降低患者由中风导致永久性的偏瘫或语言障碍等疾病导致永久性的偏瘫或语言障碍等疾病。补阳通五汤,是一剂活血祛瘀的药方,对机体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作用,而中风属于气虚血瘀、肝肾亏虚、脾虚痰湿的病征,药方中的黄芪、当归具有抑制血小板的凝集、扩大血管、促进纤溶、抗血栓的形成、降低血脂及改善循环的作用,而桃仁、红花、川芎、地龙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68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