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2年第1期
编号:12205703
改进胸膜腔穿刺术进针方法之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改进胸膜腔穿刺术进针方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增加操作的安全性。方法:通过10年的临床实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31例;失败1例,同样方法行二次穿刺,成功。结论:改进进针方法可提高胸穿的成功率,增加操作的安全性。

    【关键词】 胸膜腔穿刺术;进针方法

    胸膜腔穿刺术是临床医师在诊断、治疗胸腔积液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操作,而且至关重要重,临床应用广泛。在常规操作中,进针后以有突破感为穿刺针进入胸膜腔的标志。这种感觉不易掌握,尤其对于初学者及经验不足者更难把握。现 介绍胸膜腔穿刺术进针改进方法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01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32例,均为应行胸穿抽胸水减压、胸腔内注药或者需要胸穿明确诊断的病人。男18例,女14例;年龄13~68岁。结核性胸膜炎伴胸腔积液24例,其中10例积液≥1000ml,11例300~1000ml之间,3例≤300ml;恶性胸水2例,均≥1000ml;心衰3例,均在300~1000ml之间;低蛋白血症1例,脓胸1例,血胸1例,均≤300ml。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1.2.1 操作时患者采取的体位、穿刺点的选取、皮肤的消毒、戴无菌手套、盖无菌洞巾及局麻过程同常规操作。

    1.2.2 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后的胶皮管用血管钳或塑料夹夹住,然后进行穿刺,缓慢进针,当针孔进入皮下时,接注射器,松开血管钳或塑料夹,用注射器将胶皮管内的空气抽出,使管腔内呈负压状态,再用血管钳或塑料夹在胶皮管靠近接注射器端夹住,取下注射器,管腔内仍呈负压状态下继续缓慢进针,当管腔内突然出现液体时,说明针孔已进入胸膜腔,这时固定穿刺针,接注射器,松开血管钳或塑料夹,抽吸胸腔内积液,或向胸腔内注药,方法同常规操作。

    1.2.3 抽液或注药完毕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片刻后胶布固定。

    2 结果
, 百拇医药
    32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31例,1例失败,行二次穿刺。失败原因:脓胸患者,脓腔呈网格状,脓液粘稠,其间有不溶解的固状物质堵塞针孔,导致穿刺失败。更换穿刺针后,二次穿刺,进针方法同前,成功。

    3 讨论

    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一个潜在腔隙。在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表面上有很少的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任何因素使胸膜腔内的液体增加,即可形成胸腔积液。胸膜腔穿刺对于明确积液性质、病因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结核性胸膜炎或者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一般量较多,短时间内不会形成网格,积液粘稠度低。对于此类病人,胸腔穿刺进针后可适当活动,因胸水量较多,不易损伤到肺。但是发病时间长,反复抽吸胸水的结核性胸膜炎及恶性胸水的病人,随着胸水量的减少、合并细菌感染等因素会使胸腔积液呈网格状分布,此时胸腔穿刺会有一定的困难。另外,一些影像学检查提示少量胸腔积液,病因未明确的患者,需要胸穿做出最后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http://www.100md.com
    常规的操作方法进针后以有突破感为穿刺针进入胸膜腔的标志。突破感在较大程度上受操作者的主观感觉、熟练程度、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有时难以把握。而改进后的进针方法可避免上述因素的影响,只要针进入胸膜腔,胸液就会因压力作用进入呈负压状态的胶皮管中,肉眼可看到,较直观。这一点在少量胸腔积液的操作中效果也很明显。

    当然这样的操作也有一定的缺点。进针时由于管腔内呈负压状态,进入较粘稠的胸液中,会因固体物质快速进入针孔而使针孔堵塞,造成操作失败。常规操作方法进针后,也是通过注射器抽吸使管腔内压力改变而抽吸积液的,同样也不可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改进后的进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操作的成功率,使操作过程相对安全。, 百拇医药(邹杰 邹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