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2年第2期
编号:12195410
舌下腺囊肿1例的误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2期
     【摘要】颌下、颏下及舌下占位性病变及肿物在口腔颌面外科中非常常见,大部分根据其位置、质地以及超声及CT检查可判断其来源与性质。其中囊性病变多以舌下腺引发的囊肿最为多见,而舌下腺囊肿又分为口内型与口外型,通常以触诊、扪诊以及超声波检查肿瘤性质属囊性或实性,如触之较软以及穿刺出蛋清样粘液或彩超证实为囊性变,不难判断其来源于舌下腺,均以手术摘除舌下腺为根本,然而对于触诊时肿物质地较硬,穿刺未抽出液体的病例,仍考虑舌下腺肿瘤为主。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病材患者,男,25岁。以“右颌下反复肿胀、疼痛3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近3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颌下肿胀,未给予特殊处理,肿物持续不消,进食时肿胀加剧,餐后体积缩小,经口服“阿莫西林”一周,效果不明显,今于外院行彩超检查,结果示:颌下囊性肿物,遂入院治疗,专科检查:右颌下区可触及一3×3×2cm 大小肿物,边界尚清,表面皮肤不红,质硬,活动度差,压痛(+)未触及明显波动感。口腔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彩超示:右颌下低回声,考虑囊肿可能性大。入院初步诊断为:右颌下腺肿物。

    1.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完善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乙肝抗体、丙肝抗体及HIV抗体、凝血功能、心电图以及胸片均未有明显异常。给予右颌下穿刺未抽出内容物,可根据触诊肿物质硬,且穿刺未果,依据病史反复肿胀,进食时加重,进食物后体积减小,且彩超为外院(下级医院)所检查,综上述诊查情况:考虑彩超局限性,以颌下腺炎为术前诊断,全麻下给予手术探查、切除。术中切开右侧皮肤,皮下及颈阔肌,显露颌下腺,未见肿物,见多枚淋巴结肿大,于颌下腺前份分离下颌舌骨肌时发现肿物位于下颌舌骨肌与颌下腺间,囊壁较厚,质地较韧,穿刺抽出蛋清样粘液,为完整切除肿物,将右颌下腺摘除,同期于口内舌下口底粘膜处切口,摘除右舌下腺,将肿物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纤维囊性组织,仍考虑舌下腺外渗性囊肿。

    2讨论与总结

    舌下腺是一种混合性腺体,以分泌粘液腺泡为主,浆液性细胞是很少见的,只见于混合性腺泡的新月形细胞群中,其分泌的唾液蛋清样粘液,与以浆液性腺泡为主的颌下腺分泌液明显不同,术中发现肿物为囊性,且为蛋清粘液,符合舌下腺来源,如不摘除舌下腺势必导致囊肿复发,增加患者心理及生理负担。经验总结:舌下腺囊肿可分为潴留性与外渗性,并且以外渗性为多见。进食时口腔黏膜及舌背味蕾受食物刺激,产生唾液,可使外渗性囊肿体积增大,从而造成与颌下腺炎进食后反复消长类似的症状,且此次肿物位置变异较大,位于颌下腺与下颌舌骨肌深面,囊壁厚,使触诊误以为肿物质硬,为实性。因此,日后均以穿刺出蛋清样囊液、超声以及CT检查为诊断此类疾病的必要方法与依据,在避免过度医疗检查的同时不可盲目的主观判断,防止术后复发、二次手术带来的多重损失。, http://www.100md.com(唐东华 邝萍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