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小肺癌25例的CT诊断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直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CT诊断。方法 对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25例周围型小肺癌的基本CT征象有:小结节征21例;另4例中,2例呈小片状,2例呈粗短条索状。有分叶征20例,毛刺征18例,空泡征13例,胸膜凹陷征15例,血管纠集征7例。结论 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应作为首选方法。
【关键词】小肺癌;周围型;X线计算机
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本文收集了我院25例≤3cm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肺癌临床资料及CT表现,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5病例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30~71岁,平均53.4岁。主要症状:咳嗽、痰中带血丝14例,咳嗽伴胸痛7例,发热、咳嗽3例,无明显症状查体发现1例。发病部位:右肺13例,左肺12例。其中:右肺上叶前段4例,右肺上叶后段2例。右肺中叶3例。右肺下叶前基底段2例,外、内基底段各1例。左肺上叶前段4例,尖后段2例。左肺舌叶2例。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2例,背段1例,外基底段1例。组织学分型:腺癌15例,鳞癌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小细胞肺癌1例。
1.2方法采用飞利浦16排螺旋全身CT机检查,所有病例采用仰卧位,常规肺CT扫描,层厚6mm,层距6mm。病灶或可疑层面加做HRCT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肺底。
2结果
2.1病灶形态本组25例周围型小肺癌病例中,小结节征21例,另4例中,2例呈小片状,2例呈粗短条索状。
2.2病灶密度本组25例周围型小肺癌病例中,18例平扫密度不均匀,有空泡征13例。10例CT薄层增强扫描病例中,5例密度不均匀,增强CT值在27~92HU之间。
2.3病灶边缘本组25例病例中,分叶征20例,毛刺征18例,14例病灶周边或部分边缘显示放射状细短毛刺,4例边缘毛糙。
2.4胸膜改变本组25例病例中,15例有胸膜凹陷征,即肿块与胸膜间有一宽1mm的线影相连,相应部位胸膜呈“V”型凹陷;3例仅有细条影和胸膜相连,而无胸膜凹陷征仅见胸膜局限稍增厚。
2.5周围血管改变本组25例病例中,有血管纠集征7例,可见1~2条血管束进入结节。
3讨论
3.1小结节征CT上显示为聚集成堆或互相融合的颗粒状病灶。其病理基础为:(1)堆积式生长的肿瘤组织,被充气的肺组织所衬托;(2)病灶内肺小叶性阻塞性肺不张和肺炎被充气肺组织所衬托。本组25例周围型小肺癌病例中,小结节征21例。
3.2分叶征肺癌向四周生长时,因各部位阻力不同形成不等速生长,使肿块边缘成凹凸不平的分叶状,病理切片癌块边缘均有程度不等的分叶征。CT检出率在70%~90%。本组25例周围型小肺癌病例中,分叶征20例。
3.3毛刺征肺癌呈浸润生长与宿主对肿瘤的反应,使瘤体向肺野延伸出放射状或毛刺状细条影。本组25例周围型小肺癌病例中,毛刺征18例。结核、机化性肺炎、炎性假瘤之病灶边缘也可形成毛刺,但毛刺以粗长者多见。
3.4空泡征多见于瘤径<2cm的肺癌中,因瘤体内尚未被侵及的细支气管与肺泡,CT表现为瘤内单发点状或多发蜂窝状低密度区。本组25例周围型小肺癌病例中,空泡征13例。
3.5胸膜凹陷征表现为规则线条影,自结节牵拉胸膜,胸膜凹入形成典型喇叭口状,胸膜凹入处为液体,但连接于叶间裂时,仅见叶间裂凹入而无液体积聚。周围型小肺癌的胸膜凹陷征检出率可超过90%,主要见于腺癌与细支气管肺泡癌,其意义与毛刺征相似。本组25例周围型小肺癌病例中,15例有胸膜凹陷征。
3.6病灶的密度变化是指造影增强前后密度的变化,适 于一部分小肺癌。Swirewich等以HRCT观察病灶增强前后的变化,其CT值达165HU以上,且平扫的CT值增强20HU以下者多为良性的结节。本组25例周围型小肺癌病例中,18例平扫密度不均匀,有空泡征13例。10例CT薄层增强扫描病例中,5例密度不均匀,增强CT值在27~92HU之间。
图1、2示分叶征。图3示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图4示血管纠集征。图5示小结节征,空泡征。
3.7诊断外围型小肺癌的注意点胸片发现微小病灶,年龄40岁以上者,均应常规CT检查;凡临床痰细胞学检查阳性,而X线平片检查阴性者,应采用CT检查,以提高对隐蔽部位小肺癌的发现率;对X线发现的小病灶,CT应重点薄层扫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1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