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肾清心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40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上海,201299)
【摘要】 目的:观察滋肾清心之中药对于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滋肾清心之中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的变化,并作出评价。结果:4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5%;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 <0.01)。结论:滋肾清心之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肯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药疗法;滋肾清心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症,对其的描述已不甚枚举。据统计约有2/3的女性将在绝经期前后若干年出现除月经不调之外的诸多不适症状,如潮热汗出、烦躁易怒、眩晕心悸、失眠、腰膝酸软等。中国古代医籍中将此病症多记载于“脏躁”、“百合病”、“经断前后诸症”等,究其病因病机,“病本于肾”的观点得到了广大医家的认可[1],然其临床表现则有在心、在肝、在肾等的不同。笔者在多年的临床诊疗工作中运用滋肾清心之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全部观察病例选自2009年1月 至2011年10月在浦东新区中医医院总院和罗山分院门诊的患者,共40例。1.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疾病诊断标准》(第二版)[2]中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年龄45-55岁;临床症状除月经失调外还有潮热汗出的典型症状,或伴有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情志异常,血压波动等。
中医辨证诊断:参照《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3]中绝经前后诸症辨证属肾阴亏虚证:月经后期、稀发或闭阻不行,经行量少,带下少,阴道干涩。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膝软,烘热汗出,五心烦热,或心悸善忘。舌红少苔,脉细数。1.2 纳入标准 年龄45-55岁,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治疗前3个月内未使用过激素。1.3 排除标准:年龄在45岁以下或55岁以上; 3个月内使用过雌激素,及服用过同类中药者;有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增厚、不均匀者;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治疗不满3个月者。2 疗效观察2.1 治疗方法 全部入选病例均给予滋肾清心之自拟方:生地12g,麦冬12g,山萸肉12g,生龙齿30g , 酸枣仁15g,黄连3g,当归12g,白芍12g,黄芪15g,白术12g,茯苓15g,炙甘草5g。每日一剂,共煎取汁300ml,分早、中饭后1小时两次温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服3个疗程。2.2 观察方法 参照《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中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标准,及结合改良Kupperman症状评分法,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的变化。根据临床证候积分及程度不同进行综合评分,每个证候积分的评分系数分别为潮热盗汗4分,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为2分;口干咽燥、头晕、耳鸣、健忘则为1分。每种证候积分按其程度因子0—3乘以评分系数计算,计算各证候积分。2.3 疗效标准 参照《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中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标准判定临床疗效。临床痊愈: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X 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2.5 治疗结果
, 百拇医药
表1 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
表2 患者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3 讨论
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中,历代医家都认为其病本于肾虚,尤以肾阴亏虚为多见,病变可致心、肝、脾功能失调。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见病发于心者,根据肾藏精,主生殖生长,而心主血脉,主藏神的理论,我们认为心肾病机在本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妇人年过四十,历经经孕产乳,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致心阴虚而不制阳,心阳偏亢,心火内生而上炎;而阴精不足,不能化生心血,则既不能滋养心神,又不能下注血脉滋养肾阴,以致心肾阴阳水火失衡更甚,遂见一系列症状。
我们所用滋肾清心之中药,其中生地黄“甘苦大寒,入心肾”,滋养肾阴,清心除烦,与麦冬、山萸肉养阴益精以滋肾水,清虚热;生龙齿镇静安神,酸枣仁“敛汗宁心”,二者合用镇惊安神治虚汗出;黄连清心除烦;当归、白芍与山萸肉、生地相伍以滋肾阴,退虚热;茯苓能上交心气,下及于肾,健脾养心安神;黄芪、白术、茯苓三药健脾利水,炙甘草益心气,安心神,缓急迫。诸药合用,滋阴降火,清心宁神之功效彰显。
本研究结果提示,运用滋肾阴、清心火之中药治疗心肾不交型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诸多不适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参考文献[1]姚玲,黎列荣.从肾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J].湖北中医杂志,2008,30,(12):20[2]贝政平,来佩琍.科学出版社.2007[3]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204, 百拇医药(杨文)
【摘要】 目的:观察滋肾清心之中药对于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滋肾清心之中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的变化,并作出评价。结果:4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5%;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 <0.01)。结论:滋肾清心之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肯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药疗法;滋肾清心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症,对其的描述已不甚枚举。据统计约有2/3的女性将在绝经期前后若干年出现除月经不调之外的诸多不适症状,如潮热汗出、烦躁易怒、眩晕心悸、失眠、腰膝酸软等。中国古代医籍中将此病症多记载于“脏躁”、“百合病”、“经断前后诸症”等,究其病因病机,“病本于肾”的观点得到了广大医家的认可[1],然其临床表现则有在心、在肝、在肾等的不同。笔者在多年的临床诊疗工作中运用滋肾清心之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全部观察病例选自2009年1月 至2011年10月在浦东新区中医医院总院和罗山分院门诊的患者,共40例。1.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疾病诊断标准》(第二版)[2]中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年龄45-55岁;临床症状除月经失调外还有潮热汗出的典型症状,或伴有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情志异常,血压波动等。
中医辨证诊断:参照《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3]中绝经前后诸症辨证属肾阴亏虚证:月经后期、稀发或闭阻不行,经行量少,带下少,阴道干涩。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膝软,烘热汗出,五心烦热,或心悸善忘。舌红少苔,脉细数。1.2 纳入标准 年龄45-55岁,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治疗前3个月内未使用过激素。1.3 排除标准:年龄在45岁以下或55岁以上; 3个月内使用过雌激素,及服用过同类中药者;有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增厚、不均匀者;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治疗不满3个月者。2 疗效观察2.1 治疗方法 全部入选病例均给予滋肾清心之自拟方:生地12g,麦冬12g,山萸肉12g,生龙齿30g , 酸枣仁15g,黄连3g,当归12g,白芍12g,黄芪15g,白术12g,茯苓15g,炙甘草5g。每日一剂,共煎取汁300ml,分早、中饭后1小时两次温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服3个疗程。2.2 观察方法 参照《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中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标准,及结合改良Kupperman症状评分法,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的变化。根据临床证候积分及程度不同进行综合评分,每个证候积分的评分系数分别为潮热盗汗4分,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为2分;口干咽燥、头晕、耳鸣、健忘则为1分。每种证候积分按其程度因子0—3乘以评分系数计算,计算各证候积分。2.3 疗效标准 参照《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中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标准判定临床疗效。临床痊愈: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X 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2.5 治疗结果
, 百拇医药
表1 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
表2 患者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3 讨论
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中,历代医家都认为其病本于肾虚,尤以肾阴亏虚为多见,病变可致心、肝、脾功能失调。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见病发于心者,根据肾藏精,主生殖生长,而心主血脉,主藏神的理论,我们认为心肾病机在本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妇人年过四十,历经经孕产乳,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致心阴虚而不制阳,心阳偏亢,心火内生而上炎;而阴精不足,不能化生心血,则既不能滋养心神,又不能下注血脉滋养肾阴,以致心肾阴阳水火失衡更甚,遂见一系列症状。
我们所用滋肾清心之中药,其中生地黄“甘苦大寒,入心肾”,滋养肾阴,清心除烦,与麦冬、山萸肉养阴益精以滋肾水,清虚热;生龙齿镇静安神,酸枣仁“敛汗宁心”,二者合用镇惊安神治虚汗出;黄连清心除烦;当归、白芍与山萸肉、生地相伍以滋肾阴,退虚热;茯苓能上交心气,下及于肾,健脾养心安神;黄芪、白术、茯苓三药健脾利水,炙甘草益心气,安心神,缓急迫。诸药合用,滋阴降火,清心宁神之功效彰显。
本研究结果提示,运用滋肾阴、清心火之中药治疗心肾不交型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诸多不适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参考文献[1]姚玲,黎列荣.从肾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J].湖北中医杂志,2008,30,(12):20[2]贝政平,来佩琍.科学出版社.2007[3]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204, 百拇医药(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