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与单用阿司林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作用
(瓦房店市中心医院,辽宁 瓦房店,116300)
【摘要】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即刻嚼服氯吡格雷300mg加阿司匹林300mg疗效是否优于单纯嚼服阿司匹林300mg。通过采用随机分组分成A 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29 例,B 组(阿司匹林组)32 例,观察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及90 d 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显示,在溶栓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近期和远期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地位已很明确,但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使用标准剂量的阿司匹林却无明显疗效,仍有急性血栓事件发生,于是人们提出了阿司匹林抵抗这一概念。本试验研究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在溶栓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是否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2年3月~2008年5月收住我院的急性AMI患者中,12h内到达医院且小于75岁者入选本研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无溶栓禁忌证。A、B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如下数据:
A组:n=29,年龄64.3±6.4,P值>0.05;男/女=22/7,P值>0.05;吸烟(例)=19,P值>0.05;体重指数=25.6±2.8,P值>0.05;心率(/min)=89.2±5.7,P值>0.05;血糖(mmol/L)=7.4±2.6 ,P值>0.05;总胆固醇(mmol/L)=4.9±0.5,P值>0.05;三酰甘油(mmol/L)= 1.9±0.8,P值>0.05;HDL-C(mmol/L)=1.5±0.3,P值>0.05;LDL-C(mmol/L)=2.5±0.3,P值>0.05;收缩压(mmHg)=162.0±37.0,P值>0.05;舒张压(mmHg)=81.0±9.5,P值>0.05。
B组:n=32,年龄64.5±6.8,P值>0.05;男/女=24/8,P值>0.05;吸烟(例)=20,P值>0.05;体重指数=26.1±3.3,P值>0.05;心率(/min)=91.8±6.3,P值>0.05;血糖(mmol/L)=7.6±3.1,P值>0.05;总胆固醇(mmol/L)=5.0±0.6,P值>0.05;三酰甘油(mmol/L)= 2.3±0.8,P值>0.05;HDL-C(mmol/L)= 1.5±0.3,P值>0.05;LDL-C(mmol/L)= 1.4±0.4,P值>0.05;收缩压(mmHg)=165.0±39.0,P值>0.05;舒张压(mmHg)=75.0±7.3,P值>0.05。1.2 治疗方法 30min静脉泵入尿激酶1500000U,A组患者即刻嚼服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300mg,次日继以氯吡格雷75mg,口服,1次/d;阿司匹林300mg,口服,1次/d,3d后改为100mg,口服,1次/d。B组患者即刻嚼服阿斯匹林300 mg,次日继以100mg,口服,1次/d。1.3 溶栓再通判断指标 ①心电图抬高的段于2h内回降>50%;②胸痛于2h内基本消失;③2h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④血清CK-MB峰值提前出现,在发病14h内,具备上述4项中的2项或以上者,但②③组合不能判断再通。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用两样本均数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两组间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及LVEF比较下表。从下表可以看到A组的再闭塞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90dLVEF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管再通率亦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下表两组间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及LVEF比较(%)3 讨论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则是其中最严重的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急诊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但因其需有专业的心导管室及昂贵的费用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而目前标准溶栓治疗则因其血管再通率较低,再梗死发生率较高,而使效果不尽如人意。大量数据显示,阿司匹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虽然阿司匹林能改善AMI患者的预后,并且也增加溶栓治疗的有效性,但它是一个相对较弱的血小板抑制剂,并且已有较多的文献报道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目前发现有少数冠心病患者在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后仍有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发生,加大剂量不仅未能达到治疗及预防目的,而且不良反应(如哮喘、胃肠道出血)增加,这种现象称为阿司匹林抵抗,因此阿司匹林无法降低这类患者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率。目前已有几个新的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于临床,国内应用的抗血小板作用最强的是氯吡格雷。氯吡格雷对于有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同样有效,目前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冠脉支架植入术中术后预防急慢性血栓形成。
本研究将氯吡格雷引入溶栓治疗中,结果表明,A 组再闭塞率低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可能的机制为氯吡格雷300 mg 顿服在2 h 内血小板充分被抑制,从而使尿激酶更好地发挥溶栓作用。而血小板功能被抑制使得血小板不再在破裂斑块处粘连聚集,从而有效地防治再闭塞的发生,这与氯吡格雷300mg 顿服能有效地防止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置入术后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的机制相同。左室射血分数则A组明显高于B组(46.7% vs 35.6%,P<0.05),这可能与氯吡格雷较完全地抑制血小板,同时对于有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亦有效,从而进一步改善心肌灌注有关,这提示A 组存活患者将会有较好的心功能,远期预后可能比B 组好。, 百拇医药(倪承祉)
【摘要】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即刻嚼服氯吡格雷300mg加阿司匹林300mg疗效是否优于单纯嚼服阿司匹林300mg。通过采用随机分组分成A 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29 例,B 组(阿司匹林组)32 例,观察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及90 d 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显示,在溶栓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近期和远期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地位已很明确,但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使用标准剂量的阿司匹林却无明显疗效,仍有急性血栓事件发生,于是人们提出了阿司匹林抵抗这一概念。本试验研究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在溶栓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是否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2年3月~2008年5月收住我院的急性AMI患者中,12h内到达医院且小于75岁者入选本研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无溶栓禁忌证。A、B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如下数据:
A组:n=29,年龄64.3±6.4,P值>0.05;男/女=22/7,P值>0.05;吸烟(例)=19,P值>0.05;体重指数=25.6±2.8,P值>0.05;心率(/min)=89.2±5.7,P值>0.05;血糖(mmol/L)=7.4±2.6 ,P值>0.05;总胆固醇(mmol/L)=4.9±0.5,P值>0.05;三酰甘油(mmol/L)= 1.9±0.8,P值>0.05;HDL-C(mmol/L)=1.5±0.3,P值>0.05;LDL-C(mmol/L)=2.5±0.3,P值>0.05;收缩压(mmHg)=162.0±37.0,P值>0.05;舒张压(mmHg)=81.0±9.5,P值>0.05。
B组:n=32,年龄64.5±6.8,P值>0.05;男/女=24/8,P值>0.05;吸烟(例)=20,P值>0.05;体重指数=26.1±3.3,P值>0.05;心率(/min)=91.8±6.3,P值>0.05;血糖(mmol/L)=7.6±3.1,P值>0.05;总胆固醇(mmol/L)=5.0±0.6,P值>0.05;三酰甘油(mmol/L)= 2.3±0.8,P值>0.05;HDL-C(mmol/L)= 1.5±0.3,P值>0.05;LDL-C(mmol/L)= 1.4±0.4,P值>0.05;收缩压(mmHg)=165.0±39.0,P值>0.05;舒张压(mmHg)=75.0±7.3,P值>0.05。1.2 治疗方法 30min静脉泵入尿激酶1500000U,A组患者即刻嚼服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300mg,次日继以氯吡格雷75mg,口服,1次/d;阿司匹林300mg,口服,1次/d,3d后改为100mg,口服,1次/d。B组患者即刻嚼服阿斯匹林300 mg,次日继以100mg,口服,1次/d。1.3 溶栓再通判断指标 ①心电图抬高的段于2h内回降>50%;②胸痛于2h内基本消失;③2h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④血清CK-MB峰值提前出现,在发病14h内,具备上述4项中的2项或以上者,但②③组合不能判断再通。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用两样本均数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两组间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及LVEF比较下表。从下表可以看到A组的再闭塞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90dLVEF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管再通率亦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下表两组间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及LVEF比较(%)3 讨论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则是其中最严重的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急诊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但因其需有专业的心导管室及昂贵的费用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而目前标准溶栓治疗则因其血管再通率较低,再梗死发生率较高,而使效果不尽如人意。大量数据显示,阿司匹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虽然阿司匹林能改善AMI患者的预后,并且也增加溶栓治疗的有效性,但它是一个相对较弱的血小板抑制剂,并且已有较多的文献报道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目前发现有少数冠心病患者在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后仍有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发生,加大剂量不仅未能达到治疗及预防目的,而且不良反应(如哮喘、胃肠道出血)增加,这种现象称为阿司匹林抵抗,因此阿司匹林无法降低这类患者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率。目前已有几个新的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于临床,国内应用的抗血小板作用最强的是氯吡格雷。氯吡格雷对于有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同样有效,目前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冠脉支架植入术中术后预防急慢性血栓形成。
本研究将氯吡格雷引入溶栓治疗中,结果表明,A 组再闭塞率低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可能的机制为氯吡格雷300 mg 顿服在2 h 内血小板充分被抑制,从而使尿激酶更好地发挥溶栓作用。而血小板功能被抑制使得血小板不再在破裂斑块处粘连聚集,从而有效地防治再闭塞的发生,这与氯吡格雷300mg 顿服能有效地防止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置入术后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的机制相同。左室射血分数则A组明显高于B组(46.7% vs 35.6%,P<0.05),这可能与氯吡格雷较完全地抑制血小板,同时对于有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亦有效,从而进一步改善心肌灌注有关,这提示A 组存活患者将会有较好的心功能,远期预后可能比B 组好。, 百拇医药(倪承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