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进展
(天津市宝坻区尔王卫生院,天津,301802)
【关键词】 呼吸衰竭;新生儿;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纳洛酮
由于新生儿气道易被分泌物阻塞,呼吸调节机制薄弱,易并发呼吸衰竭,而早产儿肺容量及功能残气量较小,肺泡容易萎陷,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青紫、急慢性呼吸衰竭(ARE)[1]等。呼吸衰竭引起的后果是缺氧和CO2潴留而致患儿死亡。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已成为热议的话题。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2]为:①呼吸困难,在安静时呼吸频率持续超过60次/分或呼吸低于30次/分,出现呼吸节律改变,甚至呼吸暂停,三凹征明显,伴有呻吟;②青紫;③神志改变,精神萎靡,反应差,肌张力低下;④循环改变,肢端凉,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小于100次/分。
由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在抢救过程中,纠正缺氧是重要环节之一,迅速有效改善气体交换可逆转病情。辅助通气是根据呼吸衰竭程度提供不同的呼吸支持。以往的治疗重点为对患儿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或进行气管插管后再应用机械通气或人工呼吸器氧疗,治疗效果明显,死亡率较以前明显减少。尽管如此,以前的机械通气方法仍是比较单一,插管后并发症相对明显增高,并且死亡率较现在仍然较高。而且一些中小医院由于缺乏呼吸机和其它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更高。
, 百拇医药
近几年,随着医学突飞猛进的进步,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也有着长足的发展,不单呼吸机广泛普及应用,且花样翻新,在应用呼吸机等的综合治疗基础之上,肺表面活性物质及纳络酮等的综合应用也使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愈率有着明显的提高。1 呼吸机的应用
儿科医生在原有的机械通气的基础上使得呼吸机的应用多样化,治疗更加有效,由于新的通气方法的广泛应用,气管插管较前减少,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则明显减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N-CPAP)、简易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技术以及经口/鼻面罩持续正压呼吸(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高频喷射给氧以及低通气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方法和一氧化氮吸入疗法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更是在原有的机械通气基础上的更有效的变通。一系列的正压通气治疗使得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死亡率明显的降低,而且降低此病的并发症。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和简易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以及经口/鼻面罩持续正压呼吸(CPAP)疗法被证明是有效且并发症明显减少。鼻塞式CPAP是辅助通气的一种无创伤、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价廉、疗效显著的方法,适合于各级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使用。CPAP能使患儿在呼吸末保持肺泡正压,增加功能残气量和防止肺泡发生萎陷,以改善通气功能,减少通气死腔和通气灌流平衡,而使PaO2上升、肺间质水肿减轻、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消耗减少。早期应用CPAP可减少需要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和减少机械通气的需要,是治疗新生儿轻-中度呼吸衰竭的常用技术。应用鼻塞式CPAP需注意的是,应根据病情变化及血气分析或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调整CPAP参数,确定使用时间,适时改为血管或鼻导管供氧,以防止氧中毒。
, 百拇医药
高频喷射给氧 高频通气能充分地供给氧气,排出co2,通气时气体流速快,频率高,呈湍流形式,气体在气管内的振荡像拍击振荡一样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从而能迅速改善通气,纠正缺氧,阻断由于缺氧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改善心肌功能,减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临床上产生了很好的抢救效果,解决了一般普通导管法给氧不能解决的问题。
一氧化氮吸入疗法 患儿入院后因呼吸困难及缺氧立即进行机械通气给氧,因病情未见改善或血氧饱和度不稳定,血气分析仍示低氧血症,故给予NO吸入治疗,患儿均在机械通气24h之内开始NO吸入。吸入前NO及NO2传感器均作零点及标准气源(NO为84.7ppm,NO2为10.4ppm)定标,然后将分析仪的传感器连接于呼吸机输出端近患儿处(湿化器后)进行持续监测,NO气源经减压后以低流量联至呼吸机输出环路内(湿化器前),开始吸入浓度为20ppm,4h后降至4~6ppm,24h左右撤除NO.NO吸入后5min左右,均可见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30min左右即可缓慢降低呼吸机各项参数如:FiO2、PIP/PEEP、呼吸频率。在应用此种治疗方法的同时,应加强监测及记录NO、NO2浓度、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机各种参数。
, http://www.100md.com
以上呼吸机的全方位和广泛的应用为提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提供新的多方面的思路。2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GBS肺炎呼吸衰竭 德国Herting提出针对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肺炎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前瞻性研究。他认为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肺炎可能合并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障碍,大多数GBS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经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肺气体交换功能改善,但起效比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慢,并需重复给药。所用药物为Curosurf, Survanta, Alveofact, Exosurf,表面活性物质给药后1小时内,吸氧分数中位数从0.84降至0.50。用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有效,但考虑患儿的平均出生体重相对较高,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也较高,因此应用此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效果并不完全肯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证明。
总结 随着呼吸机的广泛应用,在普通频率通气的基础上,各种加压通气的应用使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的降低,在通气等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提出的纳络酮等的静脉应用和肺泡表明活性物质的应用使得本病的治疗更加的完善与成熟,治愈的几率更加的提高和有保障。参考文献[1] 许植之,陈自励.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42-246.[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编. 实用新生儿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83., http://www.100md.com(冯宝连)
【关键词】 呼吸衰竭;新生儿;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纳洛酮
由于新生儿气道易被分泌物阻塞,呼吸调节机制薄弱,易并发呼吸衰竭,而早产儿肺容量及功能残气量较小,肺泡容易萎陷,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青紫、急慢性呼吸衰竭(ARE)[1]等。呼吸衰竭引起的后果是缺氧和CO2潴留而致患儿死亡。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已成为热议的话题。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2]为:①呼吸困难,在安静时呼吸频率持续超过60次/分或呼吸低于30次/分,出现呼吸节律改变,甚至呼吸暂停,三凹征明显,伴有呻吟;②青紫;③神志改变,精神萎靡,反应差,肌张力低下;④循环改变,肢端凉,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小于100次/分。
由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在抢救过程中,纠正缺氧是重要环节之一,迅速有效改善气体交换可逆转病情。辅助通气是根据呼吸衰竭程度提供不同的呼吸支持。以往的治疗重点为对患儿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或进行气管插管后再应用机械通气或人工呼吸器氧疗,治疗效果明显,死亡率较以前明显减少。尽管如此,以前的机械通气方法仍是比较单一,插管后并发症相对明显增高,并且死亡率较现在仍然较高。而且一些中小医院由于缺乏呼吸机和其它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更高。
, 百拇医药
近几年,随着医学突飞猛进的进步,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也有着长足的发展,不单呼吸机广泛普及应用,且花样翻新,在应用呼吸机等的综合治疗基础之上,肺表面活性物质及纳络酮等的综合应用也使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愈率有着明显的提高。1 呼吸机的应用
儿科医生在原有的机械通气的基础上使得呼吸机的应用多样化,治疗更加有效,由于新的通气方法的广泛应用,气管插管较前减少,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则明显减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N-CPAP)、简易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技术以及经口/鼻面罩持续正压呼吸(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高频喷射给氧以及低通气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方法和一氧化氮吸入疗法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更是在原有的机械通气基础上的更有效的变通。一系列的正压通气治疗使得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死亡率明显的降低,而且降低此病的并发症。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和简易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以及经口/鼻面罩持续正压呼吸(CPAP)疗法被证明是有效且并发症明显减少。鼻塞式CPAP是辅助通气的一种无创伤、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价廉、疗效显著的方法,适合于各级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使用。CPAP能使患儿在呼吸末保持肺泡正压,增加功能残气量和防止肺泡发生萎陷,以改善通气功能,减少通气死腔和通气灌流平衡,而使PaO2上升、肺间质水肿减轻、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消耗减少。早期应用CPAP可减少需要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和减少机械通气的需要,是治疗新生儿轻-中度呼吸衰竭的常用技术。应用鼻塞式CPAP需注意的是,应根据病情变化及血气分析或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调整CPAP参数,确定使用时间,适时改为血管或鼻导管供氧,以防止氧中毒。
, 百拇医药
高频喷射给氧 高频通气能充分地供给氧气,排出co2,通气时气体流速快,频率高,呈湍流形式,气体在气管内的振荡像拍击振荡一样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从而能迅速改善通气,纠正缺氧,阻断由于缺氧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改善心肌功能,减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临床上产生了很好的抢救效果,解决了一般普通导管法给氧不能解决的问题。
一氧化氮吸入疗法 患儿入院后因呼吸困难及缺氧立即进行机械通气给氧,因病情未见改善或血氧饱和度不稳定,血气分析仍示低氧血症,故给予NO吸入治疗,患儿均在机械通气24h之内开始NO吸入。吸入前NO及NO2传感器均作零点及标准气源(NO为84.7ppm,NO2为10.4ppm)定标,然后将分析仪的传感器连接于呼吸机输出端近患儿处(湿化器后)进行持续监测,NO气源经减压后以低流量联至呼吸机输出环路内(湿化器前),开始吸入浓度为20ppm,4h后降至4~6ppm,24h左右撤除NO.NO吸入后5min左右,均可见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30min左右即可缓慢降低呼吸机各项参数如:FiO2、PIP/PEEP、呼吸频率。在应用此种治疗方法的同时,应加强监测及记录NO、NO2浓度、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机各种参数。
, http://www.100md.com
以上呼吸机的全方位和广泛的应用为提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提供新的多方面的思路。2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GBS肺炎呼吸衰竭 德国Herting提出针对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肺炎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前瞻性研究。他认为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肺炎可能合并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障碍,大多数GBS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经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肺气体交换功能改善,但起效比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慢,并需重复给药。所用药物为Curosurf, Survanta, Alveofact, Exosurf,表面活性物质给药后1小时内,吸氧分数中位数从0.84降至0.50。用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有效,但考虑患儿的平均出生体重相对较高,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也较高,因此应用此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效果并不完全肯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证明。
总结 随着呼吸机的广泛应用,在普通频率通气的基础上,各种加压通气的应用使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的降低,在通气等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提出的纳络酮等的静脉应用和肺泡表明活性物质的应用使得本病的治疗更加的完善与成熟,治愈的几率更加的提高和有保障。参考文献[1] 许植之,陈自励.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42-246.[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编. 实用新生儿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83., http://www.100md.com(冯宝连)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 >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