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2年第5期
编号:12234561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5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肘部常见的损伤,也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多见于3—12岁,尤好发于5—8岁儿童。肱骨髁上部是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前面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两窝之间仅为极薄的一层骨片,加之又是肱骨自圆柱形转变为三棱形的形状改变部位,为应力上的弱点,再则儿童时期肘部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相对较坚固,故儿童肘部外伤不易发生脱位,而多易造成骨折。损伤后骨折移位、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易至血肿与皮肤产生张力性水泡机率高。严重者造成缺血性肌挛缩。肱骨内外髁稍屈曲,并与肱骨纵轴形成向前30—50度的前倾角,骨折移位可使此角发生改变,肱骨滑车关节面略低于肱骨小头关节面,上臂与前臂纵轴呈10—15度携带角,骨折移位可使携带角改变,若治疗不及时,复位固定不佳,易造成肘内翻或外翻畸形。加之,不注重功能锻炼,至活动功能丧失,终身废用。笔者近三年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中医骨伤学》①的三期辨证用药,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病例资料

    三年来共收治该病83例,男性48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15岁。伤后24小时内就诊者62例,两天者15例,3—7天者6例,其中2例在当地诊断为肘关节脱位,4例为反复变更医生治疗,且手法复位失败者。所有病例均经X线摄片确诊为肱骨髁上骨折。其中,左侧46例,右侧37例;伸直到78例,屈曲型5例,粉碎性58例,青枝型5例,有移位者76例,其中69例,严重移位,肿胀疼痛剧烈。
, 百拇医药
    2治疗方案

    2.1手法复位:先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局部麻醉。复位前据X线片判断骨折属伸直型或屈曲型,依据《肱骨髁上骨折断端旋转移位的时部X线解剖研究》②的标准判断移位的方向及旋转度角确定复位的术式。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第一助手握住患儿上臂,第二助手握住前臂对抗牵引,待对抗牵引将重叠移位纠正后,术者首先纠正侧方旋转移位,然后再纠正前后移位,对伸直型者,术者以两手拇指从肘后推挤远端向前,其余两手四指环抱骨折近端向后端提,同时第二助手屈肘至100—120度左右(均以伸直位为0度计算)。屈曲型骨折复位手法与之相反,首先纠正侧方旋转移位,在助手顺势对抗牵引下,术者先纠正侧方旋转移位,两手四指环抱近端向前端提,两手拇指推按远端向后,同时令助手将肘关节拉至0—20度即可复位。

    2.2尺骨鹰嘴骨牵引下手法复位:本法用于肿胀张力性水泡剧烈,严重移位粉碎型骨折。短斜型或反复手法复位失败即断端间稳定性能差者。牵
, 百拇医药
    2.3小夹板固定:对于无移位、青枝型及用以上手法复位成功的,仍顺势牵引,伸直尺偏型内侧垫放在肱骨内上髁,外侧垫放置在骨折近断端,伸直桡偏型者则相反,后侧放在远骨折段远端的后侧,于前侧近断端放一垫子,均不超过骨折线,屈肘关节90—110度。屈曲型骨折压垫的放置是近断端前侧不放置压垫,远断端后侧放置一薄型垫,其它压垫放置方法同前。使肘关节处于40—60度位固定,2周后改为90—110度固定。于前、后、内、外放置相应夹板后用三根布带扎紧、绷带缠绕,于肘后侧置钢丝托板前端至掌指关节,内旋型骨折,则前臂固定于旋后位。外旋型骨折则前臂旋前位固定。

    2.4药物治疗:按骨折三期辨证施治,遵循骨折初期宜攻、中期宜和、后期宜补的原则,早期着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选肢伤一号方;骨折中期即骨折后3—4周,宜和营生新,接骨续损,内服肢伤二号方;后期即骨折1月以后,宜补气血、养肝肾、壮筋骨,选服肢伤三号方,并解除夹板固定,用骨科外洗二方煎水薰洗,以舒筋活络、化瘀软坚,通利关节。

, http://www.100md.com     3疗效观察

    所有病例均以健侧肘关节的活动功能、携带角为标准来判断疗效,其中最短的1月,最长的3月,功能完全恢复82例,其中1例肘关活动范围为30—120度。

    4体会

    4.1早期复位:肱骨髁上骨折宜早期复位,一般宜在伤后24小时内进行,因损伤早期局部肿胀、疼痛尚轻,肌肉未发生痉挛较为松弛,有利于整复,同时早期复位有利于解除骨折断端对血管神经的压迫,利于肿胀消退。根据受伤机制与X线片判断骨折移位情况,确立手法复位术式,复位时,手法力求轻柔,准确有力,切勿暴力推拉,尽量争取一次复位成功。

    4.2中药治疗:骨折早期骨损筋伤以血瘀为主,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新不生,故选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内服。骨折中期疼痛减轻、肿胀消退,一般软组织损伤已修复,骨折断端亦初步稳定,原始骨痂已开始逐渐形成,虽仍有瘀血未尽,而续用攻下之法,为防止伤正气,辅以调和为主。后期一般已有骨痂不断生长、改建。故以补气血,益肝肾,壮筋骨为治则。
, http://www.100md.com
    4.3早期功能锻炼:在复位固定后即指导患儿进行掌指关节,腕及肩关节主动活动,2—3周后,解除外固定进行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达到功能恢复好。

    4.4并发症的预防:本类骨折易产生肘内外翻畸形,通过临床观察,主要与复位时尺、桡侧方移位未得到充分纠正,固定不可靠,压垫放置不当,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一是早期一次性复位成功,力求解剖对位,充分纠正旋转与侧方移位。二是尺骨鹰嘴骨牵引时间不宜过长(2周),以利于早期行肘、腕、肩、关节功能活动。三是小夹板型号要匹配,束带松紧要适宜,压垫放置部位要准确。四是前两周每2—3天,进行透视或X光摄片检查,了解掌握骨位情况,一旦发现移位立即纠正。

    参考文献

    [1]中医骨伤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第1版2000年10月第4次印刷。

    [2]《肱骨髁上骨折断端旋转移位的肘部X线解剖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成都体育医院(610041)杨礼淑、郭焰、王兰、刘茂章, http://www.100md.com(张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