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单纯性坐骨神经痛35例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单纯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疗。方法:对35例单纯性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每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治愈率37.14%,总有效率100%。
【关键词】单纯性坐骨神经痛;针刺;痹症
单纯性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以放射性疼痛为主的疾病,但排除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键盘突出及椎管外沿坐骨神经部位等具有器质性病变压迫引起的沿坐骨神经分布的放射性疼痛。属中医的“痹症”的范畴,多数是由于感受风寒湿邪而引起的。自2006年2月至2011年5月,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单纯性坐骨神经痛35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5例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34.5岁,病程最长者9年,最短者3个月。观察对象均经过CT片排除因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等其他器质性改变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 百拇医药
1.2诊断标准:沿坐骨神经走行有明显放射性疼痛, 主要为单侧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疼痛,阵发性放射样、烧灼样、电击样痛, 可伴有拘挛、酸麻胀等症状, 活动受限, 当体位改变或牵拉坐骨神经时皆可诱发疼痛或使之加重, 疼痛多在天气变化或劳累后发病或者病情加重, 以夜间疼痛为甚。
2治疗方法
采用针刺进行治疗,主穴取环跳、阳陵泉、风市,疼痛以外侧足太阳经为主加膝阳关、外丘、阳辅、悬钟、丘墟,疼痛以后侧为主加承扶、委中、承山、承筋、昆仑、金门,以风邪为主加风池、膈腧、血海,以湿邪为主加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寒邪为主加肾虚、关元,根据个人体质不同加相应穴位。针具:华佗牌针灸针规格25mm、直径0.35mm。风池穴应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在下肢足少阳经和足太阳经上的穴位行泻法,肾俞、关元行温针灸,其他穴位行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每隔5分钟捻转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休息1天,连续观察4个疗程。
, 百拇医药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①治愈:患者自觉腰腿痛症状消失,临床体征也基本消失,能恢复日常工作。②显效:腰腿痛症状明显改善或者消失,活动不受限制,但活动时仍略有疼痛。③好转:腰腿痛症状减轻,功能改善,但活动轻度受限。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
3.2治疗结果:治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治愈率37.14%,总有效率100%。
4讨论
痹症[1]是由于风、寒、湿、热等病邪引起,以肢体关节肌肉酸痛、麻木、着重、屈伸不利或者关节灼热、肿大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素问》“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症,内因人体正气不足,外因风、寒、湿、热等病邪侵入机体,客于肌肉关节,使之痹阻不通,不通则痛,产生本病。临床上,单纯性坐骨神经痛多是由于起居服饰不慎,感受风、寒、湿之邪引起的,治疗时应根据风、寒、湿邪的偏胜情况, 确定治疗原则,疼痛部位游走不定, 为风邪偏盛, 风偏胜者, 治疗上以祛风为主,兼驱寒利湿; 痛有定处,疼痛较剧烈, 关节屈伸不利, 遇寒则加重,遇热则减,为寒邪偏盛,应以散寒为主, 兼祛风化湿; 肢体关节酸痛,着重不移,关节重着无力, 肌肤麻木不仁,为湿邪偏盛, 应化湿为主, 兼疏风散寒。
单纯性坐骨神经痛是沿着足太阳经和足少阳经放射性疼痛,治疗时循经取环跳、阳陵泉、承扶、委中等足少阳经和足太阳经经上的穴位以疏导两条经脉痹阻不通之气血——通则不痛。环跳为两经交会穴,可疏通两经的气血,阳陵泉为筋会,具有舒筋通络的作用,外丘和金门分别为足少阳经和足太阳经的郗穴,郗穴具有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作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风邪为主加血海、膈腧、风池,寒邪为主加肾俞、关元以温补阳气,湿邪为主加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以健脾利湿。根据病因,标本兼治,疏通经络,祛风散寒利湿兼顾,通则不痛。
参考文献
[1]王启才.针灸治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7, 百拇医药(宋浩铭)
【关键词】单纯性坐骨神经痛;针刺;痹症
单纯性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以放射性疼痛为主的疾病,但排除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键盘突出及椎管外沿坐骨神经部位等具有器质性病变压迫引起的沿坐骨神经分布的放射性疼痛。属中医的“痹症”的范畴,多数是由于感受风寒湿邪而引起的。自2006年2月至2011年5月,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单纯性坐骨神经痛35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5例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34.5岁,病程最长者9年,最短者3个月。观察对象均经过CT片排除因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等其他器质性改变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 百拇医药
1.2诊断标准:沿坐骨神经走行有明显放射性疼痛, 主要为单侧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疼痛,阵发性放射样、烧灼样、电击样痛, 可伴有拘挛、酸麻胀等症状, 活动受限, 当体位改变或牵拉坐骨神经时皆可诱发疼痛或使之加重, 疼痛多在天气变化或劳累后发病或者病情加重, 以夜间疼痛为甚。
2治疗方法
采用针刺进行治疗,主穴取环跳、阳陵泉、风市,疼痛以外侧足太阳经为主加膝阳关、外丘、阳辅、悬钟、丘墟,疼痛以后侧为主加承扶、委中、承山、承筋、昆仑、金门,以风邪为主加风池、膈腧、血海,以湿邪为主加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寒邪为主加肾虚、关元,根据个人体质不同加相应穴位。针具:华佗牌针灸针规格25mm、直径0.35mm。风池穴应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在下肢足少阳经和足太阳经上的穴位行泻法,肾俞、关元行温针灸,其他穴位行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每隔5分钟捻转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休息1天,连续观察4个疗程。
, 百拇医药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①治愈:患者自觉腰腿痛症状消失,临床体征也基本消失,能恢复日常工作。②显效:腰腿痛症状明显改善或者消失,活动不受限制,但活动时仍略有疼痛。③好转:腰腿痛症状减轻,功能改善,但活动轻度受限。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
3.2治疗结果:治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治愈率37.14%,总有效率100%。
4讨论
痹症[1]是由于风、寒、湿、热等病邪引起,以肢体关节肌肉酸痛、麻木、着重、屈伸不利或者关节灼热、肿大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素问》“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症,内因人体正气不足,外因风、寒、湿、热等病邪侵入机体,客于肌肉关节,使之痹阻不通,不通则痛,产生本病。临床上,单纯性坐骨神经痛多是由于起居服饰不慎,感受风、寒、湿之邪引起的,治疗时应根据风、寒、湿邪的偏胜情况, 确定治疗原则,疼痛部位游走不定, 为风邪偏盛, 风偏胜者, 治疗上以祛风为主,兼驱寒利湿; 痛有定处,疼痛较剧烈, 关节屈伸不利, 遇寒则加重,遇热则减,为寒邪偏盛,应以散寒为主, 兼祛风化湿; 肢体关节酸痛,着重不移,关节重着无力, 肌肤麻木不仁,为湿邪偏盛, 应化湿为主, 兼疏风散寒。
单纯性坐骨神经痛是沿着足太阳经和足少阳经放射性疼痛,治疗时循经取环跳、阳陵泉、承扶、委中等足少阳经和足太阳经经上的穴位以疏导两条经脉痹阻不通之气血——通则不痛。环跳为两经交会穴,可疏通两经的气血,阳陵泉为筋会,具有舒筋通络的作用,外丘和金门分别为足少阳经和足太阳经的郗穴,郗穴具有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作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风邪为主加血海、膈腧、风池,寒邪为主加肾俞、关元以温补阳气,湿邪为主加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以健脾利湿。根据病因,标本兼治,疏通经络,祛风散寒利湿兼顾,通则不痛。
参考文献
[1]王启才.针灸治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7, 百拇医药(宋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