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科学》 > 20185
编号:13597321
中药炮制在宋代以前的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健康科学》 20185
     摘要:中药炮制是我国人民在长期防治疾病用药及基础上,积累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的传统制药技术。数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祖国医药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炮制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春秋战国至宋代;金元、明时期;清代;近现代。其中春秋战国至宋代是中药炮制技术的起源和形成时期。

    关键词:中药炮制;技术;发展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理论,用一定的方法来改变药物的性能使之符合治疗疾病的需要。又称炮炙、修事、修治等。经过一定的炮制处理,可以达到使药材纯净、矫味、降低毒性和干燥而不变质的目的。另外,炮制还有增强药物疗效,改变药物性能,便于调剂制剂等作用[1]。

    一、战国至秦汉时期

    在汉代以前,文献中所记载的炮制技术都比较简单。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著作《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是我国最早有炮制内容记载,书中包括了净制、切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炮制内容,并有具体操作方法的记载。如“取商牢(陆)渍醯(醋)中”陈藿,蒸而取其汁”等。并对个别药物的炮制作用进行了说明,如“止出血者燔发”[2]。

    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黄帝内经》,在《灵枢·邪客》篇中有“治半夏”的记载治”即指“修治”,是指减毒的加工处理,可见当时已注意到有毒药物的炮制。《素问·缪刺论》中所说的“燔治”、“角发”等就是最早使用的炭药——血余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