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养生之道
摘要:通过曾国藩与亲友的书信集往来中,看到了他总结一套自己的养生观念。主要是:保养之法不在多服药,主张自养自医为主,养生之法在于顺其自然等。他的养生观点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即使放在全民推崇养生的今天也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曾国藩;家书;养生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是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平时身体并不好,一生多病,终年62岁,这个寿数,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算高,但在一百多年前,这已经超过了当时国人的平均寿命。近些年来,曾国藩是湖湘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人物,对曾国藩的研究涉及到了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养生、军事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的今天,曾国藩的养生治心之道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他的家书中涉及了很多关于养生方面的观念与方法。
一、保养之法不在多服药
曾国藩在家书中多次以兄长的身份表达了对诸兄弟身体状况的关心,同时还把自己的养身经验介绍给诸位亲友。针对当时环境中滥用药物的情况,在与其四弟国潢的书信往来之中就专门谈到了,保养身体的方法不在多吃药。他说:“至至医药,则合家大小老幼,几于无人不药,无药不贵。迨至补药吃出毛病,则又服凉药攻伐之;阳药吃出毛病,则又服阴药清润之;辗转差误,不至大病大弱不止[1]。”说明了当时不论男女老少不论有病没病都喜欢使用药物,曾国藩认为并不是可取的养身方法,古代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并且劝四弟少吃药物,以饮食调养。甚至以不药为劝,曾国藩对季弟曾国葆容易发病,而又喜欢随意服药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他说:“吾在外日久,阅事日多,每劝人以不服药为上策。”还说,“余所虑不在于病,而在于服药,兹谆谆以不服药为戒。”认为养身主要在于养心,人固然会生病,但是机体有自我康复的能力,不主张过度使用药物。但并不是说曾国藩反对中医药,讳疾忌医,其实曾国藩不但不反对中医药,反而对祖国医学有着一定的造诣,他自己不但有服中药的情况,而且还经常购买人参、阿胶、鹿茸等补药寄回家中。
二、主張自养自医为主
在与其九弟曾国荃谈到治疗肝病的信件中说到,认为只好的方式就是自养自医[2]。曾国荃处南京前线,一度“肝病已深,痛疾已成,逢人辄怒,遇事辄忧”。同治三年四月十三日,曾国藩写信对他说,“此病非药饵所能为力,必须将万事看空,毋恼毋怒,乃可渐渐减轻。蝮蛇螫手,则壮士断其手,所以全生也。吾兄弟欲全其生,亦当视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至嘱至嘱!”他还通过阅读医籍认为治疗此病以扶脾为主,不能追求速效,心肝两病终究还是要“自养自医”为主。曾国藩认为,肝火上窜,血不养肝,此断非药所能为,必须放心静养,不可怀忿怄气,不可提心吊胆,总以能睡觉安稳为主。就是说此病来自心理上的隐忧与畏惧,心病还需心药医。他说“大凡肝病患者,如若不是因传染而得,大都抑郁憋闷或怒怨甚重,皆由习火太烈所致”最好的调养方法就是控制好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和神情安宁,这种方法虽然不一定管用,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三、养生之法在于顺其自然
在与他儿子的信件中提到了要他们学习庄子与苏轼的“顺其自然”的养生方法[3]。苏东坡一生曲折,然而,却能笑对人生,故而得养生之道。曾国藩亦希望孩子们以苏东坡为榜样,只要心存自在宽裕,自然就能健壮。这里说的“顺其自然”指的告诫后辈要善于发现、熟悉自然界的规律,并且遵循和应用自然界的规律。
四、养生五事
曾国藩的养生之道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专门总结了一套养生口诀,在与其四弟等的信件中就说到:“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说的是要有规律是作息时间以及饮食习惯;要淡泊名利,不争强好胜;不要纵欲过度;坚持睡前洗脚;坚持饭后散步,他认为这些对于养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方法
自古文人都比较注重养生,曾国藩也不例外,虽然他政务繁忙,但从未放弃对于养生的探索。他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养生观。他戒酒、早期、勤洗脚、保养之法不在多服药物,宜自养自医为主,养生之法在于顺其自然的观点和做法,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即使在全民推崇养生的今天也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235-236.
[2]许丽英.曾国藩修身养性之道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J].船山学刊,2003(02):68-7.
[3]严蔷薇;敖小云.曾国藩养生思想试析[J].社科纵横,2009(24)119-123., 百拇医药(刘衡 杨欣奕 杨迪)
关键词:曾国藩;家书;养生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是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平时身体并不好,一生多病,终年62岁,这个寿数,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算高,但在一百多年前,这已经超过了当时国人的平均寿命。近些年来,曾国藩是湖湘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人物,对曾国藩的研究涉及到了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养生、军事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的今天,曾国藩的养生治心之道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他的家书中涉及了很多关于养生方面的观念与方法。
一、保养之法不在多服药
曾国藩在家书中多次以兄长的身份表达了对诸兄弟身体状况的关心,同时还把自己的养身经验介绍给诸位亲友。针对当时环境中滥用药物的情况,在与其四弟国潢的书信往来之中就专门谈到了,保养身体的方法不在多吃药。他说:“至至医药,则合家大小老幼,几于无人不药,无药不贵。迨至补药吃出毛病,则又服凉药攻伐之;阳药吃出毛病,则又服阴药清润之;辗转差误,不至大病大弱不止[1]。”说明了当时不论男女老少不论有病没病都喜欢使用药物,曾国藩认为并不是可取的养身方法,古代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并且劝四弟少吃药物,以饮食调养。甚至以不药为劝,曾国藩对季弟曾国葆容易发病,而又喜欢随意服药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他说:“吾在外日久,阅事日多,每劝人以不服药为上策。”还说,“余所虑不在于病,而在于服药,兹谆谆以不服药为戒。”认为养身主要在于养心,人固然会生病,但是机体有自我康复的能力,不主张过度使用药物。但并不是说曾国藩反对中医药,讳疾忌医,其实曾国藩不但不反对中医药,反而对祖国医学有着一定的造诣,他自己不但有服中药的情况,而且还经常购买人参、阿胶、鹿茸等补药寄回家中。
二、主張自养自医为主
在与其九弟曾国荃谈到治疗肝病的信件中说到,认为只好的方式就是自养自医[2]。曾国荃处南京前线,一度“肝病已深,痛疾已成,逢人辄怒,遇事辄忧”。同治三年四月十三日,曾国藩写信对他说,“此病非药饵所能为力,必须将万事看空,毋恼毋怒,乃可渐渐减轻。蝮蛇螫手,则壮士断其手,所以全生也。吾兄弟欲全其生,亦当视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至嘱至嘱!”他还通过阅读医籍认为治疗此病以扶脾为主,不能追求速效,心肝两病终究还是要“自养自医”为主。曾国藩认为,肝火上窜,血不养肝,此断非药所能为,必须放心静养,不可怀忿怄气,不可提心吊胆,总以能睡觉安稳为主。就是说此病来自心理上的隐忧与畏惧,心病还需心药医。他说“大凡肝病患者,如若不是因传染而得,大都抑郁憋闷或怒怨甚重,皆由习火太烈所致”最好的调养方法就是控制好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和神情安宁,这种方法虽然不一定管用,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三、养生之法在于顺其自然
在与他儿子的信件中提到了要他们学习庄子与苏轼的“顺其自然”的养生方法[3]。苏东坡一生曲折,然而,却能笑对人生,故而得养生之道。曾国藩亦希望孩子们以苏东坡为榜样,只要心存自在宽裕,自然就能健壮。这里说的“顺其自然”指的告诫后辈要善于发现、熟悉自然界的规律,并且遵循和应用自然界的规律。
四、养生五事
曾国藩的养生之道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专门总结了一套养生口诀,在与其四弟等的信件中就说到:“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说的是要有规律是作息时间以及饮食习惯;要淡泊名利,不争强好胜;不要纵欲过度;坚持睡前洗脚;坚持饭后散步,他认为这些对于养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方法
自古文人都比较注重养生,曾国藩也不例外,虽然他政务繁忙,但从未放弃对于养生的探索。他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养生观。他戒酒、早期、勤洗脚、保养之法不在多服药物,宜自养自医为主,养生之法在于顺其自然的观点和做法,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即使在全民推崇养生的今天也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235-236.
[2]许丽英.曾国藩修身养性之道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J].船山学刊,2003(02):68-7.
[3]严蔷薇;敖小云.曾国藩养生思想试析[J].社科纵横,2009(24)119-123., 百拇医药(刘衡 杨欣奕 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