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科学》 > 201814
编号:13577277
慢性肝病的营养评估与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5日 《健康科学》 201814
     摘要:慢性肝病患者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并因此增加不良预后风险,但有关肝病营养不良的本质问题尚认识不够,且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个体化的营养干预和支持措施难以量化评估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就营养不良评估方法、常见慢性肝病营养代谢特点和营养治疗进展做一介绍,希望能对慢性肝病的临床营养干预有所启示。

    关键词:慢性肝病;营养评估;治疗

    引言

    肝脏作为人体物质代谢的中心,参与糖、脂肪、蛋白质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多种因素共同导致慢性肝病患者各类营养物质代谢的异常。国外曾报道高达80%的肝硬化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国内孟庆华等报道结果与国外相近,且指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在肝硬化患者中更为常见,需要早期进行营养干预。营养不良与并发症和病死率上升有关。

    1、常用发现营养不良的慢性肝病患者的方法

    1.1实验室生化指标

    包括前白蛋白、白蛋白、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CHI)、免疫功能测定等。前白蛋白、白蛋白是由肝细胞合成的,故其血浆中的含量可以反映出肝功能。但是据临床观察发现经过营养支持治疗,白蛋白水平升高并不明显,这可能与其受到疾病和炎症的严重程度影响相关。此外,EASD患者常常需要医源性补充白蛋白,故其并不能真实反映患者的营养状态。CHI是指24h尿肌酐量与身高的比值。CHI可反映机体蛋白质的摄入量及体内蛋白合成、分解的状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