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1年第7期
编号:13190331
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张国良
第1页

    参见附件。

     [关键词] 袖式肺叶切除术;支气管;肺癌

    [中图分类号] R65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13-09-04

    自1933年Evarts A.Graham应用左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获得成功之后全肺切除术已成了肺癌手术治疗的经典术式。1942年Blades&Kent应用肺门解剖法作了下肺叶切除术、1943年Huber&Jackson也应用肺门解剖法作了上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20世纪50年代初 Churchill报道和收集的临床资料表明肺叶切除术(lobectomy)治疗肺癌的手术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全肺切除术(pneumonectomy),在术后复发和长期生存方面也不差于全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术的一个明显的优势是为患者保留了本来就没有患病的肺叶,其术后肺功能明显优于全肺切除术。基于上述医疗实践,人们领悟到肺癌手术的目的应该是彻底切除肺部原发癌瘤病灶和局部转移淋巴结,并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组织。这一概念减少了采用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比例。

    对于发生于总支气管的良性肿瘤,以往均需作全肺切除术,1947年Clement Price Thomas在伦敦首先采用支气管袖式切除术治疗支气管腺瘤。

    对于累及叶支气管起始部或总支气管的中心型肺癌,以往均作全肺切除术。1952年Allison首先为肺癌患者进行了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20世纪50年代后期Paulson, Price Thomas, Metras分别在不同地区开展了支气管袖式加肺叶的整块切除术治疗肺癌,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从而进一步减少了采用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比例。

    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现已相当成熟,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加纵隔淋巴结系统清除术已被公认为肺癌根治术的标准术式之一。术后5年生存率为:Ⅰ期63%,Ⅱ期37%,Ⅲ期21%,与常规肺叶切除术后结果相近。

    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是支气管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这两个并发症所引起的继发损害有:气胸、脓胸、吻合口肉芽肿、细支气管扩张、咯血、肺不张、肺感染、肺功能丧失等。

    1 总支气管侧壁楔形切除成形术

    1.1 适应证

    总支气管管壁内基底部较小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如错构瘤、类癌等。单纯的支气管侧壁楔形切除术是先将有病变的总支气管侧壁做楔形切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