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N末端前体BNP及肌钙蛋白I与脓毒症关系研究(2)
第1页 |
参见附件。
[Key words]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Cardiac Troponin I;Sepsis; Prognosis
脓毒症是指各种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以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和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本研究通过测定住院脓毒症患者的血清NT-proBNP及CTnI水平,评价其对脓毒症尤其是严重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判断价值及临床意义[2-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福建省立医院综合内科于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脓毒症患者41例,男26例,女15例,平均(60.1±23.7)岁,根据病情分为轻度脓毒症组(22例)及严重脓毒症组(19例)。选取同期住院的健康体检者20例为非脓毒症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平均(62.3±20.6)岁。脓毒症的诊断根据2001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会(ACCP/SCCM)提出的标准,即符合全身炎性反应(SIRS)诊断标准(体温>38℃或<36℃,心率>90次/min,呼吸>20次/min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2 mmHg,白细胞计数>12×109/L或< 4×109/L)中的两条,并且有明确的感染灶,即可诊断为脓毒症。而当脓毒症患者同时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组织低灌注(可表现为乳酸酸中毒、 少尿或急性意识障碍)或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40 mmHg),即诊断为严重脓毒症。
1.2 观察指标
收集患者的一般病史资料,在入院的24 h内检测NT-proBNP、CTnⅠ、肌酐清除率等生化指标,NT-proBNP水平的测定采用荧光免疫测定法,同时观察脓毒症患者预后。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及95%的可信区间(CI),计算最优的界值(cut-off value)和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在校正性别、年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肌酐清除率等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应用Logistics回归方法分析NT-proBNP对严重脓毒症预后判断的价值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医药科学》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