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肿瘤的MRI诊断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睾丸肿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睾丸肿瘤的MRI影像资料与手术病理对照。 结果 MRI影像上13个病灶均伴有睾丸不同程度的肿大,边界多数较清。10例精原细胞瘤以实质性改变为主,其中7例呈均匀等T1、等T2信号;3例信号不均匀,内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灶,病灶轻度强化;3例病灶内有出血。2例胚胎癌伴内胚窦瘤。1例淋巴瘤。胚胎性癌表现为囊实性混杂信号,呈环形强化且强化较明显。 结论 MRI检查对睾丸肿瘤的检出、分型及分期等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睾丸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5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3-149-02
睾丸肿瘤相对少见,本研究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09年4月MRI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睾丸肿瘤患者资料进行总结,旨在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在阴囊病变、睾丸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09年4月MRI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睾丸肿瘤患者资料。年龄7~68岁,中位年龄3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睾丸进行性肿大,伴或不伴疼痛。经病理学证实精原细胞瘤10例,胚胎性癌伴内胚窦癌2例,淋巴瘤1例。
1.2 仪器与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SIEMENS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采用常规SE及TSE序列进行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成像,T1WI:TR:607 ms,TE:11 ms;T2WI:TR:4 000 ms,TE:95 ms。层厚4 mm,层间距5 mm,FOV320X320,矩阵256×256/512×512,矢状位及冠状位层厚8 mm,层间距5 mm,增强扫描静脉团注Gd-DTPA(磁显葡胺),0.1 mmol/kg体重,流率3 mL/s。
2 结果
2.1 10例精原细胞瘤
中位年龄34岁;病变位于右侧睾丸5例、左侧5例;睾丸不同程度肿大,其大小为30~105 mm,呈类圆形,边界清楚;平扫时7例信号均匀(图1),3例呈混杂信号,其内见大小不等片状长T1、长T2信号,2例病灶内见小片状高信号出血灶(图1、2),1例内见结节状钙化低信号(图3、4)。
2.2 2例胚胎性癌伴内胚窦瘤
中位年龄11.5岁,病变均位于右侧,肿块边界清楚,内信号呈囊实性,其中1例内见弧形钙化。
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