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深水区”,医改话题仍炙手可热
实现“三年目标”后,新医改今年已经进入“深水期”,但任务依然艰巨:挂号难、过度检查等让人焦虑,医患矛盾时有发生,公立医院“以药补医”尚未根本破除……在2012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半月谈》杂志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26个省份的问卷调查显示,在个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减轻医疗负担”仍居于首位。而在如期开幕的全国“两会”上,关于“深化医改”的话题,依旧热度不减,就此,本刊记者采访了部分相关领域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立医疗护理保障型养老机构
曹书杰代表认为,目前,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并随着4-2-1模式家庭数量的逐年增加,希望实现社会养老的诉求和声音不断增多。然而,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正处于基础阶段,且发展缓慢,服务模式滞后,现行的诸如敬老院、托老所等养老机构的服务功能普遍低下,亟需从保障措施、生活舒适度、人文关怀、心灵慰藉等方面尽快完善。尤其是要加强医疗护理保障型养老机构的建设,从医疗和护理功能上提高养老体系的标准,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使国人能够实现把老人送到社会养老机构比在家中养老更为放心。那么,由政府主导,医疗机构牵头领办,建立医疗护理保障型养老机构体系,是当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关于如何加强医疗护理保障型养老机构建设,曹书杰代表建议由医疗机构牵头领办医疗护理保障型养老机构,因为这样做主要可以实现以下六个方面的优越性:第一,入住的老年人可通过专业医生的诊断评价,确定看护级别,由专业的看护师和营养师为其进行更科学恰当地饮食起居等方面的生活护理;第二,配备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一般的常规诊疗在养老院即能进行,既免除了老年人到医院排队就诊的麻烦,又可以合理应用相关的医疗保险政策,也能减低因不少老年人常年住院治疗给医院带来的床位周转压力;第三,可与领办医疗机构实行专家、设备等医疗资源共享,配置急救设备和专用的急救车辆,方便老年人在突发急危病症、疑难杂症时的抢救、会诊和转诊;第四,可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更加专业的康复治疗、护理,以及心理治疗;第五,可针对空巢家庭养老老年人开展医疗保健服务项目,开通专门的服务热线,设专职人员为空巢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2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