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3178907
结核分枝杆菌诊断技术的发展及目前临床应用的新型诊断技术产品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2期
     目前,应用到临床检测的是γ-干扰素释放分析技术(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IGRA),该技术是对全血或单核细胞在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刺激后产生的γ-干扰素进行检测,因为受到抗原刺激而致敏的T细胞再次遇到同类抗原时能产生γ-干扰素,因此可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潜伏结核感染。无论是基于体液免疫反应的检测还是细胞免疫反应的检测,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基本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2.2.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该法是利用抗原与抗体可进行特异性反应的原理,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该法1974年建立。1976年Nassau等首先将ELISA用于血清结核抗体的检测。根据检测原理的不同,可将ELISA分为间接法、夹心法和竞争法3类,是目前较为成熟的血清学辅助诊断方法。但该法会因观察对象、检测抗原的不同质控等因素,结果差异较大[2]。

    1.2.2.2?免疫印迹技术?免疫印迹技术,是Southern等于1975年建立的一种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技术,是SDS-PAGE技术与高敏感性的酶联免疫技术相结合的产物。1986年Coates SR等[3]首先将免疫印迹技术用于结核病人血清抗体水平的检测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