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6期
编号:13169516
猴头菇菌丝体和发酵液中多糖的含量测定(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5日 刘晓明?闫云宇?毕华?高振强
第1页

    参见附件。

     2.3 稳定性实验

    取同一份供试品(A)和对照品(B)溶液,按标准曲线项下操作,进行紫外测定。每隔15 min测定一次紫外吸收值,样品的RSD值为0.74%(n=8),对照品的RSD值为0.50%(n=8)。由实验结果可知,此方法在2 h内稳定可行,超过2 h后样品和对照品均有较大变化,因此本实验在进行含量测定时,应该在2 h内完成。

    2.4 回收率实验

    取猴头菇多糖的干燥粉末,精密加入葡萄糖对照品适量,照2.4项下方法操作,计算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6.0%,RSD为1.12(n=6)。见表1。

    2.5 猴头菇多糖样品溶液的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20100505、20100506、20100507、20100508、20100509批猴头菇菌丝体提取的粗多糖和猴头菇菌丝体发酵液提取的粗多糖约0.16 g用蒸馏水定溶于100 mL,精密量取1 mL该溶液分别稀释至10 mL,将稀释液分别按2.4项下操作测定吸光度。含量测定得样品中多糖含量见表2。

    3 结论

    目前对猴头菇菌丝体提取多糖的报道较多,而对其发酵液的多糖提取及利用较少。实验中本研究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分别对猴头菇菌丝体和发酵液提取的粗多糖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两者提取的粗多糖含量相差较小,均在30%以上,因此通过发酵生产猴头菇多糖时,菌丝体和发酵液均可获得可利用的多糖。积极利用起发酵液提取粗多糖,可以有效的提高猴头菇粗多糖的产量,从而更好的开发其产品。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22-524.

    [2] 胡斌杰,师兆忠.超声法提取猴头菇多糖最佳工艺优化研究[J].化学世界,2009,9:557-560.

    [3] 吴志明,李公斌,新秀兰,等.猴头菇多糖的提取工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7):36-38.

    [4] 张树海.猴头菇多糖提取及纯化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 27(11):103-106.

    [5] 陈勇,朱炳辉,陆惠文.猴头菇口服液中多糖的分离和测定[J].中国药品标准,2002,3(4):21-23.

    [6] 李绍平,黄赵刚,张平,等.蒽酮-硫酸法测定亮菌糖浆中多糖的含量[J].中草药,2002,33(3):233-235.

    [7] 白云娥,李青山,王毅,等.冬虫夏草多糖的含量测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 31 (2):129-130.

    (收稿日期:2013-02-18)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