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尾部皮样囊肿误诊为高位肛瘘1 例
[摘要] 目的 提高对骶尾部皮样囊肿的认识,探讨最佳诊治方法,避免临床上误诊、漏诊。 方法 通过1例误诊为肛周脓肿的病例从病史、病程描述、诊断、辅助检查、治疗来阐述它的诊治过程,并对及易误诊的原因分析,总结诊治经验。 结果 该患者经细心查体和辅助检查行手术治疗,术后经消炎、换药,恢复良好,2周后痊愈出院。 结论 骶尾部皮样囊肿早期多无症状,一般病程长,进展缓慢,故不易诊断。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与肛周脓肿极为相似,诊治时注意与肛周疾病相鉴别,通过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可避免误诊误治。以手术治疗为主,需细心将囊肿包膜完整剥离,防止复发。[关键词] 骶尾部;皮样囊肿;误诊;高位肛瘘
[中图分类号] R739.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8-171-02
骶尾部肿瘤以小儿先天性畸胎瘤多见,成人则多为皮样囊肿,又称之为肛门后囊肿、尾部囊肿、骶骨囊肿及浅毛性囊肿。一般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典型的皮样囊肿有很厚的壁,纤维囊内是鳞状上皮组织,在这些鳞状上皮组织里可以看到各种皮肤附属物,如小汗腺、皮脂腺等,囊里充满干酪样的碎屑,偶尔里面还有牙齿和头发。穿刺可抽出浑浊的酸臭白色液体,若为牛油样黄色液体,又称“油囊肿”。由于其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和肛周疾病极为相似,故骶尾部皮样囊肿容易误诊、漏诊,临床上患者常以高位肛瘘就诊。本研究通过1例极不典型的病例从病史、病程描述、诊断、辅助检查、手术治疗来阐述它的诊治过程及易误诊的原因分析,以提高对骶尾部皮样囊肿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误治,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2013年1月9日以肛门反复流脓血半年入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