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切口浸润在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2)
第1页 |
参见附件。
采用SPSS11.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共入组了40例患者,其中浸润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药用量、苏醒期情况及术毕24h疼痛情况的比较
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相比,浸润组在切口浸润前、切皮及分离乳房后间隙三个时间段的MAP峰值、HR峰值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在切口浸润前时间段的HR值较麻醉诱导前有明显下降(P<0.05),在切皮时MAP峰值、HR峰值却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P<0.01)。切皮与分离乳房后间隙时浸润组的MAP、HR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或P<0.05)。见表2。浸润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拔管后5min疼痛VAS评分、苏醒期SAS评分、第1个24h PCA中芬太尼用量及按键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 P<0.05),术毕两组24h 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见表3。
3 讨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属于体表手术,术中切开皮肤及分离乳房后间隙是主要的疼痛来源之一。本研究采用0.25%罗哌卡因加0.5%利多卡因在切皮前行切口浸润,结果显示浸润组切皮及分离乳房后间隙时MAP和HR峰值及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该混合液切口局部浸润镇痛效果明确,能较好地阻断疼痛刺激向中枢神经系统传导,从而减少了全麻及镇痛药物的用量,同时由于应激反应减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