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青:基于损伤机制的桡骨骨折分类临床意义与价值(3)
2000年,张长青教授率领团队率先在国内引进“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迄今已成功完成3000余例各类股骨头坏死治疗,治愈率达86%左右。他主持的相关研究成果相继获得了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和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
“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是由美国杜克大学一手推广的,现在已经成为美国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规范,但这一技术本身之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包括获取带血管蒂腓骨切口长、手术时间长、小腿供区和髋部并发症发生率高,技术难度大、需两组医师同时手术、患者损伤大等。
由于在手术技术上进行了创新,张长青团队开展这项手术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明显低于国外同类术者,张长青运用“切取游离腓骨三步法”来开展新手术:离断腓骨后解剖周围结构,显露血管并切取腓骨,此举一下将获取游离腓骨手术时间,从平均1小时缩短至15分钟。需要指出的是,“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目前仅适用于中低程度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对严重股骨头坏死尚无能为力。
专家小传
张长青,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所长。
兼任亚太重建显微外科候任主席、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担任《国际骨科学杂志》主编、JBJS(Br)特邀审稿专家等多个杂志编委。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项目及市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论文87篇,主编专著12部、主译专著5部,其中《Wiesel骨科手术学》获得2014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
研究成果:2012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200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和2007年两次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5年、2010年和2013年分别获得上海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2004年、2010年两次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2006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国劳模、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卫生部中青年优秀专家、上海市“十佳”医生等殊荣。, 百拇医药(费菲)
“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是由美国杜克大学一手推广的,现在已经成为美国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规范,但这一技术本身之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包括获取带血管蒂腓骨切口长、手术时间长、小腿供区和髋部并发症发生率高,技术难度大、需两组医师同时手术、患者损伤大等。
由于在手术技术上进行了创新,张长青团队开展这项手术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明显低于国外同类术者,张长青运用“切取游离腓骨三步法”来开展新手术:离断腓骨后解剖周围结构,显露血管并切取腓骨,此举一下将获取游离腓骨手术时间,从平均1小时缩短至15分钟。需要指出的是,“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目前仅适用于中低程度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对严重股骨头坏死尚无能为力。
专家小传
张长青,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所长。
兼任亚太重建显微外科候任主席、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担任《国际骨科学杂志》主编、JBJS(Br)特邀审稿专家等多个杂志编委。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项目及市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论文87篇,主编专著12部、主译专著5部,其中《Wiesel骨科手术学》获得2014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
研究成果:2012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200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和2007年两次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5年、2010年和2013年分别获得上海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2004年、2010年两次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2006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国劳模、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卫生部中青年优秀专家、上海市“十佳”医生等殊荣。, 百拇医药(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