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5年第16期
编号:12788550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理对策(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6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逐渐城市化,城市人口密度逐渐增加,社会活动频繁,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风险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由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财产的事件,不仅危害公共生命健康,也一定程度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4级,分别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致可分为3类,一类是重大传染病(如非典型性肺炎)和群体性不明原因流行病;一类是重大重度如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事件;还有一类是重大自然、社会和事故灾害[2]。及时控制和有效预防和消除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可降低事件危害程度,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为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国务院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本文过分析突发性公共事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应急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相关规定提出针对性的应急处理对策,为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诸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