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6年第13期
编号:12991856
颅内动脉病变的病因学诊断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3期
     “中国脑卒中大会已举办5届,越来越多的同道们加入脑卒中防治的行列中来,说明了我们对脑卒中防治现状的忧虑和面临的困难。”在“中国脑卒中大会2016”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论坛上,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副院长、脑血管病中心主任杨弋教授如是说。

    据他介绍,脑卒中在我国为第一位死亡原因,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年给国家造成的经济负担高达400亿元。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重要病因,我国有33%~5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很多数据表明中国人群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远远高于西方人群。有研究显示,对于狭窄程度>70%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年卒中复发率高达23%。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颅内动脉狭窄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此外,颅内动脉狭窄还有颅内动脉夹层、血管炎、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烟雾病以及其他少见原因。这些原因都可以导致颅内动脉发生严重狭窄或闭塞,从而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临床上可应用现有影像学技术手段对上述病因进行判断识别,才能进一步指导我们给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当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识别和判断有很多影像学进展,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可应用很多影像学技术对颅内血管的形态进行精准性的描述和评估。比如常用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成像技术(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以对大部分的血管病进行精准的判断,帮助我们了解颅内血管形态的改变。比如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