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7年第14期
编号:13093427
直肠癌行腹腔镜与开放术后感染致病菌分析与干扰素、白介素水平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4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组资料中术后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所检出的致病菌种为大肠埃希菌。分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是由于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打破了腹腔原有封闭式的环境,使肠道的内部显露于空气当中,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平衡被破坏,致使肠道内的细菌出现异位繁殖,继而导致术后感染的发生。通过两组致病菌的检出数对比,证明腹腔镜组检出的致病菌株数明显少于开放组。提示腹腔镜下微创术由于其创口微小,术中对患者肠道内部暴露的面积小,与外界物质接触面小、接触时间短,并且避免了大规模直接暴露的风险,因此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开放组。

    IL-2是一种T淋巴细胞的生长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于感染早期可见升高,提示免疫功能的激活。IL-10为抗炎因子,在感染期时可明显下降随着感染症状好转可见逐渐升高表达。IFN-γ具有抑制病毒、增殖活性的作用,主要生物学活性表现为免疫调节作用。本次研究中术后开放组IL-2、IFN-γ明显高于腹腔镜组说明开放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应激状态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