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7815
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8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3期
护理人员,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4统计学处理,2结果,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比较,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3两组患者治疗恢复情况比较,3讨论
     钟赛琼 朱燕妮 郑彬娜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脊柱关节外科,广东广州 510900

    骨科疾病多为意外事故导致,在经过有效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得到良好的休息。骨科患者的治疗恢复时间长,骨伤部位活动功能受限,导致其自理能力下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活动,容易使患者产生一定心理负担,对于快速康复的需求较为迫切[1]。与此同时,在骨科患者治疗恢复期间,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延缓患者康复进程。为了减少或完全消除延缓骨科患者康复进程的负面因素,需要实施有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使其早日回归到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8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下的骨科护理对于改善病情和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18例骨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4:25,年龄 19~ 81岁,平均(39.6±5.2)岁;其中各类型骨折34例、颈椎病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9例以及其他类型骨科疾病5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7:22,年龄20~78岁,平均(38.5±4.9)岁;其中各类型骨折35例、颈椎病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1例以及其他类型骨科疾病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程度比较[n(%)]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治疗前对手术、药物等治疗方法进行讲解。治疗后进行生活护理,叮嘱其治疗恢复期间在饮食、作息等日常生活活动中的注意事项。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护理工作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风险评估:护理人员应详细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观察其体征表现,积极、主动问询患者的感受,进而了解其疼痛程度和心理状态,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既往的骨科护理经验,结合具体病案进行分析,了解骨科患者治疗恢复期间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并从实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中找寻不足,评估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而有针对性的实施预见性护理。(2)心理疏导:骨科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6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