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8年第4期
编号:137721
小量多次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婴幼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28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4期
动脉血,肺泡,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研究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三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24h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2患儿治疗前和治疗24h后的机械通气参数,3不良反应,3讨
     魏成胜 廖伟洪 杨庆宝

    广东省五华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五华 514400

    婴幼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RDS)是由肺部或全身性损害因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广泛急性炎症性肺损害导致气体交换障碍(主要是低氧血症)[1],病理改变为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广泛破坏﹑肺泡内蛋白渗出性肺水肿﹑肺不张﹑肺实变;临床以肺顺应性降低﹑呼吸窘迫﹑紫绀﹑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2]。相关文献指出,PARDS可出现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引起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足或活性异常,补充外源性PS可取得一定临床效果[3]。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采用PS治疗PARDS患儿可以改善氧合功能,降低呼吸机的使用条件和缩短用氧时间,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4]。但由于各家对PS的给药方案不尽相同,导致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5]。目前临床上对PARDS是否常规应用PS以及使用的剂量和方法仍有一定争议。本研究证实了小剂量多次补充PS对PARDS的病情改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并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96例。本次研究内容及分组经患者知情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所有病例均符合2011年柏林会议提出的诊断标准[6]:(1)急性起病;(2)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 Hg[不管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3)正位X线胸片显示双肺均有斑片状阴影;(4)肺动脉嵌顿压≤18mm Hg,或无左心房压力增高的临床证据。将患儿随机分为基础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基础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2个月~4岁,平均(8.5±2.6)个月;体重4.2~ 16kg,平均(5.5±2.1)kg;对照组男 20例,女12例,年龄1个月~4岁,平均(8.7±2.3)个月;体重4.3~17kg,平均(5.8±2.0)kg;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3个月~4岁,平均(8.8±2.3)个月;体重 4.2~ 17kg,平均(5.7±1.8)kg。三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和相应的抗感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7]。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后尽早经气管导管另予补充PS(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5212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8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