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8年第4期
编号:137766
重度神经损害的特发性面瘫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28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4期
肌电图,正常值,波幅,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处理,2结果,1肌电图检查结果,2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3三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3讨论
     王彦青 肖小华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室,广东深圳 518035

    在神经内科疾病中,特发性面瘫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以急性进展性面部表情肌麻痹为主要表现[1],会对面部外观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同时影响日常的生活﹑工作,特发性面瘫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神经损害,在治疗该病时,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对应措施,通过科学的手段监测治疗效果和患者病情进展,本文为了分析重度神经损害的特发性面瘫临床表现,同时探讨神经电生理在疾病诊断于疗效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将90例特发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过程及结果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特发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神经损害程度为重度,收治时间属于2015年2月1日~2017年3月1日。将合并腮腺炎﹑乳突炎﹑中耳炎﹑脑膜炎的患者排除,本次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采取电脑随机编码的方式将90例患者分成三组,各30例。西药组男女患者例数比=18∶12(共30例);年龄24~41岁,平均(32.12±5.34)岁;病程3~14d,平均(6.35±2.13)d。中药组男女患者例数比=17∶13(共30例);年龄23~43岁,平均(32.27±5.15)岁;病程 3 ~ 15d,平均(6.12±2.05)d。综合组男女患者例数比=19∶11(共30例);年龄25~42岁,平均(32.27±5.36)岁;病程3~16d,平均(6.23±2.05)d。三组特发性面瘫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检测患者患侧和健侧的神经传导速度,连接接地电极和同侧手臂,将电极安置在眼轮匝肌部位,对电极进行刺激,频率为每秒钟一次,对两侧的诱发动作电位开始的潜伏期和M波波幅进行检测。肌电图检测:采用同心圆针电极对健侧﹑患侧的眼轮匝肌处进行检测,详细记录肌松弛状态下的自发电位和插入电位状态下的自发电位。

    将90例患者分成三个小组后予以不同的治疗措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0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