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8年第23期
编号:130410
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双支架取栓技术治疗的应用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3期
中位,溶栓,血栓,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血管内治疗,3围手术期处理与随访,4统计学方法,2结果,1血管再通情况(图3~4),2临床结局,3讨论
     丁桂兵 吴岩峰 陈 亮 吴 晋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 210003

    急性颈内动脉末端(internal carotid artery terminus,ICAT)闭塞,也称为颈内动脉末端高负荷栓塞性病变,是急性大血管闭塞常见的一种类型,是急性缺血性卒中中严重的一种类型,梗死范围常累及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及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 )供血区域,进而影响整个脑半球的供血,从而导致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的治疗从静脉溶栓[2]发展到动脉溶栓[3-5],到现在的单支架取栓[6-9],效果已有所改善,但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血栓大,常同时累及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形成分叉,运用单支架取栓治疗时通常再通率差、再通时间长、效果差[10],而双支架取栓技术可以作为单支架取栓失败后一种补充提高其开通率,改善患者预后[11],但国内外对此方法目前仍鲜有报导,我们旨在回顾6例在本中心运用双支架取栓技术于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单支架取栓失败后应用的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9月~2018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卒中中心采用双支架取栓技术治疗的6例心源性栓塞导致的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51~82岁,中位年龄76岁;6例患者均有房颤病史;6例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为45~355min,中位时间(280)min,其中3例患者在院外行静脉溶栓治疗;6例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为13~28分,中位评分:19分;6例患者均无MR CLEAN试验中的血管内治疗的禁忌证;6例患者中1例为累及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A1段及大脑中动脉M1段的“T”形血栓;5例为累及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A1段或大脑中动脉M1段的“L”形血栓;6例患者在双支架取栓技术治疗前均使用Solitaire AB单支架尝试取栓2 ~ 3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