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9年第16期
编号:124012
小胶质细胞极化在出血性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9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6期
脑出血,1小胶质细胞极化,1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2M2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3M1型至M2型的转变,2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的转录因子,1NFκB,2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4高迁移率组蛋白
     吴佳豫 陈 洁 吴巧云 周科成 屠文展 杨观虎 蒋松鹤1,▲

    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浙江温州 325027;

    2.温州医科大学中美针灸康复研究所整合优化医学研究中心,浙江温州 325000

    出血性脑卒中(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ICH)占全部脑卒中的10%~15%,是脑卒中的第二大常见类型[1]。据计算,全球每年有超过100 多万人发生脑出血。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脑出血患者数量预计将大幅度增加。脑出血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支持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2]。在脑出血后的几小时内,大脑在局部形成血肿或血肿周围水肿。血肿的形成和扩大会引起占位效应,使颅内压增高,易出现脑疝,最终可导致死亡,这是脑出血的原发性损伤。脑出血继发性损伤的产生原因是小胶质细胞极化。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发生极化,从而产生促炎、氧化应激和细胞毒性,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和功能障碍[3]。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被认为是大脑的安全卫士,是第一个对急性脑损伤产生免疫应答的非神经元细胞[4]。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被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是大脑中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前列腺素、蛋白酶和其他免疫调节因子的主要来源。对小胶质细胞极化和功能调节的研究,利于我们理解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总结了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功能相关研究的重要进展,特别是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迁移、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等内容。此外,我们还讨论小胶质细胞极化和相关免疫调节因子。

    1 小胶质细胞极化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巨噬细胞。在体外,被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发生极化,出现两种极化表型,即经典激活型小胶质细胞(M1 型,促炎)和替代激活型小胶质细胞(M2 型,抗炎)[5]。M2 型小胶质细胞分为3 种亚型,即M2a, M2b 和M2c。每种亚型有不同的细胞表面标记物和不同的生物功能[6]。M2a 型主要参与细胞再生,M2b 型和M2c 型主要参与吞噬和清除坏死组织。

    急性脑损伤后,小胶质细胞表型发生短期的动态变化。M1 型小胶质细胞和M2 型小胶质细胞参与脊髓损伤[7]、缺血性脑卒中[8]和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9]的组织损伤及其修复。

    1.1 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

    1.1.1 促炎因子 小胶质细胞活化可以释放促炎因子。在脑出血模型中,促炎因子被认为是由经典激活型小胶质细胞M1 型产生的,其分布和表达水平变化可以帮助理解小胶质细胞的功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74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