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9年第17期
编号:123998
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28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7期
通率,溶栓,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纳入与排除标准,3方法,4观察指标,5统计学分析,2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3两组血管再通率,24h颅内出血率及随访3个月内病
     杨 丛 林振中 林木墩

    广东省汕尾逸挥基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汕尾 516600

    急性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同样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征。发病时,患者病情急促,突然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现象,一旦治疗诊治不及时或方案效果欠佳,极有可能加重病情,严重甚至在短时间内出现昏迷不醒或死亡[1]。而梗死症状的出现与患者脑内血流动力学异常有直接的关系,当脑内血流量减少时,造成局部组织出现缺血甚至坏死的表现,进而影响神经细胞及脑组织的功能[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溶栓及取栓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溶栓方法包含多种,如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本研究选取9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两组给予不同方案,结合实验数据明机械取栓治疗方案的应用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96 例 于2017 年7 月~2018 年7 月 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8 例患者实施机械取栓治疗,该组设定为观察组,其中男32 例,女16 例,年龄43 ~ 79 岁,平均(59.7±0.3)岁,发病时间1 ~ 8h,平均(3.48±0.61)h, 48 例患者实施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该组设定为对照组,其中男30 例,女18 例,发病时间1 ~7h,平 均(3.39±0.58)h,年 龄44 ~80 岁,平 均(59.8±0.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属于初次发病;均经头颅CT、头颅磁共振及脑血管造影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且NIHSS 评分>7 分,且均符合2016 年版《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对急性脑梗死的定义;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及性脑梗死疾病治疗实验知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