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9年第19期
编号:123794
出院准备度的研究新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6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9期
量表,评估,1出院准备度的概念,2出院准备度的内容,3出院准备度的理论框架,4出院准备度的评估工具,1麻醉后出院评分系统(postanestheticdischargescoringsystem,PADSS),2Weiss等17学者编制
     毕玲俐 王丽娜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河南卫辉453100

    近年来,为了提高床位周转率,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各医院致力于缩短平均住院日,但由于病种的不同,平均住院日并非越短越好。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疗资源配置和卫生服务效率的一个综合指标[1]。一些患者在出院时并未完全康复,需要转移到社区或者其他机构进行下一阶段的恢复,这类患者可能存在更多的健康问题。另外,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时期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是一个脆弱时期,如果这一过渡不成功,就会导致不良结果,如患者再入院的机率增加、死亡等[2]。随着住院时间的减少,评估住院治疗后出院和转院的准备情况对于患者安全,满意度,身体,情绪,心理和社会结果变得越来越重要[3]。因此,本文对出院准备度的概念、内容、理论框架、量表、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为今后临床护理人员为出院患者制定更有效的出院准备服务提供参考。

    1 出院准备度的概念

    1979 年,Fenwick[4]提出出院准备度的概念,出院准备度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每个患者的出院准备度也不尽相同,它是一种患者在认知、情感和功能的能力与不足与家庭及社区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之间的平衡。Korttila[5]指出出院准备度是在麻醉和门诊手术中的术语,是指患者处于恢复的中间阶段,但各方面功能恢复,并有了足够的能力能够安全出院。Steele 等[6]认为出院准备度是患者及其家属出院过渡到社区后的应对能力。出院准备度是出院计划的一部分,是一个多层面,多阶段的概念,是对患者及其家属离开急诊医疗机构能力的评估[7]。

    2 出院准备度的内容

    Fenwick[4]率先指出对出院准备度的评估应当从患者的临床准备状态、患者的功能状态、患者及照顾者的心理社会准备、患者的沟通技巧及患者和家属为未来生活模式的准备等方面。Weiss[3]提出出院准备度的评估内容包括生理稳定性、回家后自我照顾的功能、准备度和能力、功能能力、自我照顾的准备和能力、照顾者的能力、社会支持的可用性、心理社会因素(包括解决问题的技巧、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是否得到充分的教育和信息)、获得医疗保健系统和资源的机会。美国妇女保健专业组织[8]对新生儿及产妇出院准备状态的评估涵盖以下四个方面:母婴的生理稳定性;母亲对自我照顾和婴儿照护的知识、能力和信心;母婴出院后获得的支持;出院后对产科和婴儿护理相关知识的可获得性。Galvin 等[9]分析得出患者的出院准备评估包括生理稳定,即身体功能良好并能够自我护理;心理能力,即患者有信心来应对由医院向家庭的过渡;社会支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5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