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20年第6期
编号:123048
右美托咪定联合低浓度罗哌卡因在产程早期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22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6期
硬膜外,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处理,2结果,1四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Piper和Bromage评分比较,2四组患者各产程时间比较,3四组新生儿氧和状态指标水平比较,4
     陈培伟 李杰伟 田 雨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广东深圳 518000

    分娩疼痛亦称产痛,会诱发产妇焦虑、紧张等情绪,抑制宫缩,导致产程延长,进而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威胁母婴安全[1]。分娩镇痛技术可明显减轻产妇的疼痛,产妇保持清醒且能主动参与分娩过程满足产程需要,硬膜外镇痛技术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产妇分娩镇痛的优先选择[2],但硬膜外阻滞药物众多,如何选择仍存在较大分歧。

    右美托咪定镇痛效果明显[3],目前已成功用于硬膜外镇痛和局部神经阻滞,其与局麻药有协同作用,此外其还能加强宫缩的强度和频率,加快产程[4]。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运动阻滞作用较弱[5],是目前分娩镇痛中主流药物,但关于剂量的选择仍未达成共识,故本研究比较右美托咪定联合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对产程、新生儿氧合状态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产妇及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相关协议,前瞻性选取2019年1~6月产科收治的临产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初次分娩;(2)单胎、头位;(3)产检无异常;(4)符合阴道试产指征,宫口<3cm;(5)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6)产妇自愿要求镇痛,且无硬膜外阻滞禁忌证;(7)依从性良好;(8)临床资料齐全,无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因素。排除标准:(1)合并妊娠期并发症;(2)瘢痕子宫;(3)产前B超检查提示明显头盆不称,或胎位不正、多胎妊娠;(4)胎膜早破;(5)伴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6)伴严重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7)拒绝分娩镇痛;(8)过敏体质,对本项研究用药过敏者。最终入选480例孕产妇,根据罗哌卡因剂量不同将其分为四组,每组120例,四组孕产妇在年龄、BMI、孕周、ASA分级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B、C、D四组产妇有临床征兆后指导产妇左侧卧位,双膝屈向胸部,于产痛明显的活跃期(待宫口开至3.0cm)予以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于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4cm后妥善固定,在予2%利多卡因3.0mL,观察5~10min,若产妇无蛛网膜下腔阻滞和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后连接自控脉冲电子镇痛泵(PECA)以8.0~10.0mL/次泵入镇痛麻醉药物,间隔时间50min,A组:0.075%盐酸罗哌卡因(AstraZeneca AB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7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