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对改善并发症及自我护理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处理,2结果,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3讨论,1结直肠癌疾病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2延续性护理的概念
赖叶琼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肇庆 526011
肠造口多见于胃肠肿瘤疾病术后,指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分离肠管,将肠管一端引出体表后形成的开口部分,建立肠造口的目的是帮助肠道减压、代替会阴部肛门行使排便功能、减轻肠梗阻、保护远端肠管吻合,促进疾病预后恢复,提高生存率[1]。有研究统计称我国目前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以每年10 万新增人口的速度上升,目前我国永久性结肠造口总人数已经超过100 万[2]。但肠造口建立后会改变传统肛门排便形式,术后初期患者无法较好适应造口排便,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3-4];而延续性护理是肠造口患者出院后获取造口护理支持、提高自我效能的主要途径,逐渐受到患者关注。纳入我院于2016 年3 月~2019 年3 月收治的120例肠造口患者,分析肠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于2016 年3 月~2019 年3 月收治的120 例肠造口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 例,观察组:男33 例、女27例,年龄40 ~75 岁,平均(58.2±5.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3 例、高中22 例、大专及以上5 例;疾病类型:结肠癌21 例、直肠癌39 例;TNM 分期:T1期21 例、T2期33 例、T3期6 例。对照组:男35 例、女25 例,年龄41 ~77 岁,平均(58.9±5.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 例、高中24 例、大专及以上6 例;疾病类型:结肠癌20 例、直肠癌40 例;TNM 分期:T1期20 例、T2期32 例、T3期8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纳入标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结肠癌、直肠癌;患者对研究表示知情同意;自愿建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或家属具有一定的网络信息交流能力;患者配合研究;患者术后预计生存时间>2 年;患者具有一定的沟通与自理能力。排除标准:合并心、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肿瘤远处转移的患者;文盲患者;精神异常患者;口服免疫抑制剂或皮质类激素过敏。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服务,如下。(1)造口联谊会。电话联络员每个月组织1 次造口联谊会,在统一地点举办,联络所有患者、家属、志愿者共同参与,邀请科室医师参加,联谊会中护士负责主持秩序,设置互动小游戏、健康知识小问答等环节,视情况设置奖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8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