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凝血酶,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括号内为参考范围),4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两组凝血功能比较,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3讨论
薛 琳 陈 炅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诊科,河南郑州 450052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时心房失去正常的节律性机械收缩,左房血流在舒张期出现明显的流速下降,导致纤溶、凝血功能失衡,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房颤患者需使用抗凝药物来降低栓塞事件的发生率[1]。华法林是经典的抗凝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风险,但是因为使用华法林会引起不良反应,导致出血事件发生率较高,且需要频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易与多种药物及食物发生相互作用[2],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在临床的逐渐广泛应用[3],NOACs包括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贝曲西班和依杜沙班及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4],其中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对房颤患者的抗凝作用及对栓塞的预防作用,已得到大型临床研究证实[5]。本研究比较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郑州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选入1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式分组,达比加群酯组60例,设为观察组;华法林组60例,设为对照组。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满足《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管理指南》中房颤诊断标准[6];②无瓣膜性心脏病;③无凝血功能异常;④年龄≥60岁。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该类药物过敏史;②6个月内急性大出血、心脑血管事件、严重外伤、大手术;③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④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患者;⑤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高于正常值2倍);⑥肾功能异常的患者(肌酐清除率低于30 mL/min)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