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21年第4期
编号:119368
医院-社区-自我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急性加重风险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21年4月9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4期
差异,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4统计学处理,2结果,1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2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肺通气功能的比较,3两组患者管理后急性
     李 蕾

    山东省沂水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山东沂水 276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其特征为持续性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通常由有毒颗粒或气体暴露引起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致[1]。2018年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CPHS)[2]显示,中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达13.7%,全国总患病人数接近1亿人,慢阻肺患者大多数首次就诊在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完善的随访分级管理体系目前还不完善[3]。本研究旨在探讨医院-社区-自我管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检查、急性加重风险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2018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策略解读》[1]的诊断标准;②患者本人或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③患者在理解、沟通方面正常。排除标准:①有认知障碍,不能正确的表达交流;②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沂水县人民医院(我院)收治的106例慢阻肺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能完成问卷及肺通气功能检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自我管理模式,记录患者管理前及管理后第12个月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42~80岁,平均(63.57±6.75)岁;对照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40~82岁,平均(62.65±8.5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氧疗、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多索茶碱、雾化吸入治疗扩张气道;化痰等治疗方法。

    1.2.2 管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科室一般管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