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22年第6期
编号:117760
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传承与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22年5月3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6期
     潘锋 赵海

    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聆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研究员说,“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虽然只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简短的一句话,但指明了今年中医药的重点工作,给我们鼓起了更大的劲头!”

    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高度关注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聚焦“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等,为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 百拇医药
    促进中医药传承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师承是中医药发展经典模式,也是中医教育的特色。农工党中央在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指出,目前,中医药师承教育高质量发展缺乏稳定的行业平台,师承传承人遴选与考核制度不完善,基层名师的职称评定与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中医药师承教育向高质量发展,亟待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

    我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层次多样,传承的方法不一,名老中医的医术传承无相对稳定的继承和研究团队,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处于个人整理、个人继承的层面,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对申报师承传承人的遴选标准多集中在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等硬性条件,较少涉及中医理论素养、临床实践能力的考试制度,且未顾及双向选择。出师考核没有相应的临证出师考核制度。各名医工作室自身建设存在差异,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计划执行及考核完成情况等缺乏必要的监管,缺乏明确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有的工作室甚至出现“挂名师承”现象,只是应付面上检查,缺少实质性的师承。另外,“工学矛盾”突出,指导老师的工作单位和传承人的工作单位对传承工作缺乏重视,调动指导老师和传承人积极性的措施相对较少,导致传承人跟诊时间不能得到保障或绩效考核等受到影响,传承人跟诊积极性不高,且跟师医生受学历影响,在职称评定、上升空间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就此,提案建议如下。
, 百拇医药
    一是,构建名医传承教育的良好平台。管理部门按照工作室所属单位的性质级别及名老中医的专长和主治范围,整合工作室主体优势资源,规范传承教育必修经典内容以及不同名医的特色教学内容,从系统性和完整性角度出发,整理名医学术思想、临证医案,搭建传承团队,对传承人的经典学习,临床实践提出时间要求,制定考核的指标等,支撑传承的可持续、系统、完整发展。

    二是,推进传承人遴选、考核和激励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名医工作室师承教育管理办法,规范传承人遴选条件及退出机制。在出师考核中增补临证考试相关指标,加强工作室过程管理及动态考核,增加工作室经费支持并建立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名医工作室准入和淘汰标准,对于没有完成传承培养任务的名医工作室进行淘汰;对于没有完成师承任务或者没有定期跟师抄方的传承人,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对于出现挂名师承的传承人和工作室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对于过于保守的名医建议其工作室退出。建立名医工作室跟师带教补偿机制、激励保证机制,推动核增工作室師承教育绩效工资,对承担带徒任务的老师倾斜,传承人跟师期间的工资、待遇保持不变,将出师考核合格作为传承人评职称的优先条件。
, 百拇医药
    三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增强名医传承效果。打造行业中医药传承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掌握传承队伍、传承动态、传承成果等管理信息,完成医案医论、验方专利、文章著作、弟子跟师心得等的数据上传,以数据及文本挖掘、机器学习等为手段,总结名医经验,实现同学科间横向学术交流。在开发时注意与其他省市及国家相关平台的兼容问题。借助“互联网+”,借助信息化管理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有效运用新媒体技术随时记录名老中医诊疗心得和科普讲话,搭建名老中医技术传播平台和名老中医科普宣传平台。

    四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讲“家史”,传承良好医德医风。以名老中医及其传承人师承谱系为单元,学习名老中医“家史”“家风”,用名老中医的故事砥砺心志,传承名老中医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仁心仁术的医德风范,使传承人牢固树立“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初心,坚定刻苦研学进取的信念。

    五是,配合“双减”,推进中医进校园,承担社会责任。用中医来丰富中小学生课外知识,制定名医工作室进校园的计划,名老中医及其传承人定期到校园讲授中医科普知识和基础概念,促使更多优秀学生立志深入学习研究传统中医药学。
, 百拇医药
    经典名方是中医药宝库的明珠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件大事。

    张伯礼代表介绍说,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生产生活经验和中国历代医家丰富的临床经验,经典名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实践历经了几千年锤炼得到的产物,是中医药宝库的明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1年发布的《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试行)》(以下简称《原则》),开拓了中药新药研发的新途径,这也是落实中医药发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古代经典名方是指“至今仍广泛运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为保护和支持经典名方的研究及创新开发,国家层面已出台了多项关于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创新开发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对中医药传承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 http://www.100md.com
    张伯礼代表介绍,《原则》中核心思想是确保经方制剂的药用物质与传统汤剂的药用物质基本一致,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生产操作中的困难。比如,传统砂锅煎煮的有效成分提取率比较低,而采用现代制药设备的提取率就高得多,这就出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差异,完全“遵古”会带来资源利用率低、成本高等问题,给经典名方的现代开发带来困难。采用砂锅等传统的煎煮方法是在古代相对落后条件下的用药方式,随着医药科技的快速发展,一些古代制法也需要与现代技术装备进行结合,走“守正创新”之路。通过化学物质分析等检测技术可保证不同工艺条件下经方有效物质的基本一致,既能保证经方制剂的有效、安全,还能实现产品质量可控和中药资源的合理利用。

    张伯礼代表建议,加强科技创新研究,实现现代提取技术与传统煎煮工艺相结合,充分利用中药材资源。经典名方的药味剂量配比,以及以水为溶媒进行煎煮都应当遵循科技引领,数据说话,实事求是。在经典名方制剂生产中,在保证饮片剂量配比一致和提取溶媒一致的前提下,需要加强工业化制备工艺参数的研究,建立严谨的质量检测方法,保证制剂提取工艺具有稳定的干膏率和指标成分转移率。此外,要依托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确定制剂生产的药用物质与传统汤剂的药用物质的基本一致性,以及临床用药剂量折算的合理性。利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如指纹图谱/ 特征图谱等方法,将工业化提取生产制剂和传统工艺制备的基准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评价二者成分组成的一致性;通过工业化生产的制剂与基准样品的干膏率、指标成分比例和特征峰相对峰面积的比较,进行临床用药剂量的折算。为保证工业化规模生产制剂的安全性,应建立样品的高安全风险成分和重金属农残等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
, 百拇医药
    张伯礼代表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相继印发,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政策保障。当前,新冠疫情阴霾未散,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对打赢疫情防控战具有重要作用,对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大局和持续改善民生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也要“综合施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教授说,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要抓住医疗服务与科技创新这两大主题。

    唐旭东委员认为,建立优质高效的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健康中国”的重要体现。为此,一要切实推进大型公立中医院高质量发展,真正发挥其在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二要筑牢基层医疗卫生特别是乡村医疗卫生的“网底”,促进健康而保障小康,为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要结合新医改政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出的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运营分析等要求,提升重点学科建设水平,充分发挥中医医院特色优势。此外,在基层工作方面,关键是要加大基层特别是乡村中医药实际服务能力的建设力度,完善和充实我国基层医疗与公共卫生“网底”;加快乡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建立乡村医生培养专项基金,增加乡村医师定向招生培养计划名额,切实解决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乡村医师培养占比太低的问题,推进乡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管理、待遇等综合改革。
, 百拇医药
    在中医药科技创新方面,唐旭东委员强调,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深化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强化重点病种研究,遴选并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优化重点研究室布局与建设等是重点。目前,中医药行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建立多层次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如在名医传承结合临床研究中,总结优势病种诊疗经验之后,明确疗效并及时转化成果是关键。因此,建设中药和中医药技术疗效评价的科技支撑平台与中药制剂研究平台必不可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教授说,发展中医药绝不意味着在中医药本行业里“闭门造车”,推动中医药的持续发展仅仅依靠中医、中药领域自身的专业人员是难以实现的,一定要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如生物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化工、材料科学等。

    程京代表认为,中医的发展不能永远停留在千百年来依靠医生的眼睛、手等器官作为“诊断传感器”的时代,如果中医药做不到数字化,就谈不上标准化,就更难以国际化。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知识全球的西医都在应用,中医同样能用,这样的话中医的诊疗仪器设备或创新中药才有可能直追西医的诊疗仪器设备和西药,中医药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程京代表建议,国家应该考虑尽快建立一个针对中医药發展的国家中医药交叉创新中心,或者是规模较大的国家实验室。
, 百拇医药
    针对当前中西医结合工作存在研究体系和研究范式有待突破、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不足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陈红专教授认为,要加紧建设国家级中西医汇聚创新平台。陈红专委员建议,加大协同整合力度,利用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的契机,加快建设若干更高水平的实体性国家级中西医汇聚创新研究平台。以重大临床问题为导引和切入点,探索重大关键理论的突破,用现代语言、现代方法诠释中医理论,进一步提升中西医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通过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实现“研究真问题”和“真研究问题”,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中医药。

    建立保护濒危中药材资源长效机制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以岭药业总经理吴相君介绍说,随着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中药材的使用量急剧增加。由于无序开发、利用过度等原因,野生动植物资源储藏量逐年缩减,导致许多中医临床上应用广泛的野生中药材资源处于濒危状态。据不完全统计,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红皮书、限制进出口等名录的濒危中药材多达280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1606种中成药中,有983种含濒危药材,占比达61%。濒危中药材在疾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濒危中药材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 http://www.100md.com
    吴相君代表建议:一是搭建濒危中药材人工繁育技术创新平台。由相关部门牵头,结合中药大品种筛选濒危中药材,制定人工繁育技术创新发展规划,设立专项基金,引导科研院所、高校联合企业成立濒危中药材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濒危中药材优质种源培育技术,以及科学化规范化种养殖技术突破,解决制约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和“卡脖子”问题,促进濒危野生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是加快濒危中药材近缘替代品的开发应用。对于临床价值高的濒危药材,应积极寻找人工种养殖技术成熟或野生资源丰富的近缘替代品,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加快推进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经相关部门审核论证后纳入药典范畴。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材品种收载基原范围,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利用,减轻对野生资源的消耗。三是建立濒危中药材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根据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分级梳理中药材资源的来源及丰富程度,针对濒危、趋濒危资源分类制定保护措施,建立动态监测网络,创建野生增殖抚育区及种质资源库、基因库并将其列入战略储备物资,对于有濒危趋势的药材资源提前介入,制定相应保护措施。

    针对当前中药材在种植、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姚卫海教授指出,中药材品质下降直接影响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姚卫海委员在他的提案中提出了五点建议。
, http://www.100md.com
    一是,明确主体责任,各种植产区地方政府负总责,相关部门配合联动管理。推行规范化种植,建立全产业链的技术规范并加强过程控制,对于掺伪掺假、自行加工饮片、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农药等问题联合监管,源头治理,方能取得实效。

    二是,加强过程控制,保障中药材质量和安全。中药材从良种繁育、种子种苗、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农药化肥使用、采收加工等各环节的技术规程,各品种间千差万别。制定具体品种的生产规范和技术规程,让生产环节有法可依,确保新中药材 GAP 在技术上落地。

    三是,围绕中药的特点,以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可行性为目标,加强质量评价研究,质量等级标准制定,逐步完善质量分级评价标准、认证和标志制度,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四是,建议完善保障优质优价的政策设计,健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机制,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应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来保障质量和减少恶性价格竞争;在政策设计上,重视质量、合理控制价格的招标方法和完善的配套措施;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发挥第三方机构力量,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 百拇医药
    五是,提高中药现代生产技术研发能力,推进中药农业与中药工业协调发展。提升中药农业在种子种苗、产地加工业、生态种养、信息化网络建设等方面发展水平,支持企业和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合作开发和攻克产业发展的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关键技术的集群突破。

    促进中医药产业绿色发展

    中药药渣是对中药材进行提取处理后产生的废渣,既是未被充分利用的生物质资源,又是潜在的环境污染源。我国每年产生的中药药渣可达到数千万吨,中药药渣的排放和处置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医药产业绿色发展的一大难题。民进中央在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解决中药药渣监管处置难题,促进中医药产业绿色发展的提案》中介绍,目前我国中药药渣排放和处置存在中药药渣产生量底数不清、分类收集处理体系尚未建立、中药药渣处置管理不规范、中药药渣回流市场的现象屡禁不止、中药药渣综合利用率偏低等问题。为此,提案还建议如下。
, 百拇医药
    一要摸清底数,明晰分布。建立中药药渣统计制度,对中药制药企业及各类医院等产生的中药药渣进行全方位调查统计,切实摸清底数,为中药药渣监管、处置、利用提供依据。同时,加强中药药渣分布状况的统计调查,特别是要重点掌握中医药产业大省的药渣分布状况。

    二要严格监管,追踪溯源。压实中药制药企业责任,把好中药药渣“自查关”“贮存关”“追溯关”,建立可追溯的登记档案,明确药渣数量、流向、用途等,坚决遏制中药药渣回收后重新作为中药材再次销售的现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健全药渣处置管理制度,防止流入非法渠道。对能分离出完整药材或饮片形态的中药药渣应采取毁形等措施,防止流入药材或饮片流通环节。

    三要精准分类,及时清运。对于中药制药企业产生的药渣建立健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完整体系,提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场、填埋场的消纳能力,加强对中药药渣专业处理公司的引导和扶持。对于医院产生的药渣应尽快明确其分类类型,经鉴别确定为生活垃圾的督促有关部门完善垃圾分类指导名录,明确其在垃圾分类中的类别并及时清运,送往相应垃圾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置。
, 百拇医药
    四要政企联动,多方参与。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或机构组建中药药渣资源化利用研发中心,成立药渣资源化利用协同创新体,力争在中药药渣发酵饲料、植物生态培养基原料、生物质燃料颗粒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探索在中药制药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设立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力开展中药药渣资源化利用,打造中药药渣集中处理利用示范性、标杆性企业。

    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香美教授指出,当前中西医结合发展仍处在能力提升推进期、健康服务拓展期、参与医改攻坚期和政策机制完善期,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中西医结合服务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还不能完全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改革任务仍十分艰巨。主要表现为:保障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制度还需健全;统筹中西医结合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六大领域彼此关系发展不均衡;中西医结合创新不足 , 对中医药发展规律和经验总结不够 ,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 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欠缺;政府主导作用过强,行业组织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发挥作用有待加强。为推动加速现代化中西医结合服务体系和人才教学体系发展迈上新台阶,陈香美代表提出以下建议。
, 百拇医药
    一是,通过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实施,制定相关配套的中西医结合法规和部门规章,建立完善中西医结合类别执业医师分类和执业管理、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分类和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制度等形式,健全中西医结合法律、法规体系。

    二是,通过建立中西医结合国民智慧健康大数据平台,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开发应对突发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大数据平台,提升并完善中西医结合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防疫体系。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推动中西医结合疫情防控跨入新阶段。

    三是,通过完善中西医结合医师职称考评体系,规范中西医结合执业考试制度和内容,打造中西医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和医师的双重身份)教师队伍,健全中西医结合教育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教学体系。

    四是,通过打造针对不同梯度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支持链条,加强“西学中”教育,建立中西医结合人才终身学习体系,促进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对外开放等形式,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建设。
, http://www.100md.com
    五是,通过放宽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在就业、继续教育等方面的限制,解決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注册问题,让中西医结合人才有自由选择从事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权力;通过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工资待遇、落实人员编制、放宽职称评审条件等形式,完善人才评价激励保障机制。

    六是,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中西医结合专科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的中西医结合专科门诊和专科病房等建设;加大有关中西医结合科研立项及科研资金投入,加强科研平台软硬件建设,以支撑中西医结合学科科学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中西医结合创新。

    七是,通过支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和中西医结合特色康复医院建设,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中西医结合特色康复医疗、知识普及、康复护理等;通过在社区康复机构推广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提升社区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促进中医技术与康复医学融合,完善康复服务标准及规范,拓展中西医结合特色康复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王阶教授认为,当前在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中西医结合教育和人才严重不足,高层次人才更为短缺;中西医结合医师理论基础不扎实,中西医融会贯通不够;中医辨证的功夫不到位、临床诊疗技术均不过硬;西医疾病诊断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结合不充分等。针对上述问题,王阶委员建议如下。
, http://www.100md.com
    一是,加大中西医结合教育投入,培养新时代中西医结合人才。增加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率先建立一批中西医结合双一流专业作为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建设。完善中西医结合课程设置,培养中西医结合科研思维,建立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学科体系,培养中西医临床、基础、传染病等多学科交叉人才,发挥中医药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症状、促进康复、降低轻症转重率和重症病死率的优势。

    二是,加强中西医基础理论学习。强化《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等经典学习,掌握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诊断,具备中医望闻问切及理性思辨的临证技能并有成效。同时学习系统西医理论体系和现代科技方法,理解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表现对应疾病状态,成为兼具中医和西医扎实功底的临床医生。

    三是,强化中医特色疗法、增强西医急救技术能力。加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注重师承教育和临床实践。熟练掌握中医特色临床技能,如中医辨证论治在发热疾病,针刺在疼痛性疾病,通腑法在急性肠梗阻等疾病中的应用。掌握气管插管术、心肺复苏、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急救操作和最新技术,提高临床救治率。
, 百拇医药
    四是,提升病证结合临床诊疗能力。坚持以中医为体,以西医为用,体用结合。强调理论与临床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同时利用中西医结合双重诊断、双重治疗优势,培养微观诊断与整体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提高临床疗效。加强中西医结合循证能力建设,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研究,实现中医药临床转化。

    夯实中医疫病学科建设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教授认为,当前中医药传染病学学科力量较为薄弱,人才队伍不足,致使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控领域发展受到限制。要更好地夯实中医传染病学科建设,必须要重视中医四大经典的教育和研究,通过加强中医四大经典教育与研究,夯实中医疫病学学科建设基础,培养中医疫病学人才。

    吴焕淦委员建议,首先,中医药院校应加大对经典内容的重视。提高中医院校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四大经典课程课时,进一步推广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制度,举办经典相关学科赛事,设立“中医经典月”等主题活动,运用案例宣传中医经典特色。引导中医学生形成“爱经典、读经典”的潮流,激发中医学生学习经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百拇医药
    其次,医疗部门要强化中医医师经典的运用意识。鼓励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定期开展“经典查房”,让经典走出讲台,走出研究所,走向临床,鼓励学术组织举办“中医经典典型病案研讨会”。在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中医防疫团队、应急队伍的组织建设中,重视纳入具有中医经典研究背景的相关专家医师,夯实中医经典理论在中医抗疫实践中的基石地位。

    再次,加强中医疫病学领域的经典理论挖掘。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进一步加强中医疫病学领域的经典挖掘、理论提升、教材编订以及基础研究。从既往著作与经验出发,挖掘中医经典中的疫病学内涵,总结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临床经验与学术研究,编订新的中医疫病学教材。促进经典方剂在传染病领域的配伍、成分以及药理学研究,鼓励西医传染病、公卫专科医师学习中医,研究中医经典,促进中西医协作交流。

    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现代化

    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积极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现代化的提案》,围绕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 百拇医药
    提案指出,我国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健康服务的内在需求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规模小,不能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新需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智能 +”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略显不足;中药材种植规范化、智能化程度不高。

    提案建議,围绕加快构建“智能 +”中药现代化产业体系,提案从种植体系、生产流通体系、中药复方制剂现代化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如支持“智能 +”中药材种植体系的科学研究和示范应用,鼓励企业参与“智能 +”中药材种植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智能 +”中药材种植体系的建设方法和路径;优选各地中药材品种,建立中药材智能种植示范基地,加强“智能+”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的推广引领作用。建立中药线上流通体系,通过“智能 +”技术,将医院和患者用药需求传递到中药材种植和中药生产环节;加强“智能 +”中药交易监管,开发中药质量智能检测设备和技术,完善中药线上交易监管及溯源机制,加强企业信誉管理。加速临床疗效显著的中药复方制剂产业化,支持运用符合产品特点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经典名方中药制剂的研究和生产。

    每年全国两会闭幕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回应代表委员关切。2021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承办中医药相关建议提案共 338件,其中全国人大建议 192 件,全国政协提案 146 件,建议提案办结率 1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办理的建议提案与代表委员沟通率达到 100%。(封面图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