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脑水肿作用机制
区凤娟 高芳瑜 余尚贞 张家明 刘晓林[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桂枝茯苓丸治疗脑水肿的潜在效应机制。方法利用TCMSP收集桂枝茯苓丸化学成分及其靶标基因。通过OMIM、GeneCards、Drug Bank等数据库获取脑水肿疾病靶标基因。将成分靶标、疾病靶标交集部分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中药成分靶标-疾病靶标蛋白互作网络,并计算网络特征值,筛选出关键靶标。借助Metascape分析平台对关键靶标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取桂枝茯苓丸44个活性成分,作用靶标206个;桂枝茯苓丸治疗脑水肿交集靶标128个,相互作用核心基因为AKT1、IL-6、VEGFA等,其主要作用通路为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相关通路、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桂枝茯苓丸治疗脑水肿的效应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稳定血脑屏障等相关。
[关键词]桂枝茯苓丸;脑水肿;网络药理学;靶点;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22)11-0018-05
脑水肿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脑内水分异常增加,导致脑容积增大的病理现象[1]。脑水肿可显著提高颅内压,如果不加以控制,高颅压会压迫周围的脑组织,导致脑组织缺血、脑疝,甚至死亡[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脑水肿的药物为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和高渗盐水,这两种药物可暂时降低颅内压,然而其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低血压、溶血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还可能诱发颅内压的反弹[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51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