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22年第20期
编号:112819
基于信息化建设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安全管理模式探索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2月23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0期
安全检查,仪器设备,1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安全管理现状,2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1安全管理职责不明,2实验人员安全意识薄弱,3仪器设备故障率高,4实验数据无备份管理,5缺乏危险化学品动态监管,6安全检
     朱 蕾 杨鹏跃 董子铭 李 丹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在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中的应用,仪器设备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平台管理的新手段、新方法。相对于传统实验室以人工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平台信息化建设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平台资源管理、提升仪器设备利用效率、解放平台实验技术劳动力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指示性路径。同时也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有效利用平台信息化资源和信息化手段提升平台安全管理质量,是管理者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为例,结合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平台信息化建设成果,就如何加强平台安全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

    1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安全管理现状

    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是实验室对外开放的直接窗口,也是实验室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仪器设备利用效率和体现社会价值的重要依托[1-2]。当前,实验室对外开放共享已成为必然趋势,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数量及其流动性随之增大,而安全管理是保障开放共享的首要前提。近年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相继出台,都标志着国家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标准、严要求的安全管理模式已成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常态化管理工作[3]。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包括人源细胞分离培养平台、大孔径单细胞多组学平台、代谢质谱平台、高精光学成像平台、血管生物学平台等在内的开放性实验平台共14个,仪器设备共计1260台,其中150台大型仪器设备已实现预约使用和开放共享,仪器预约系统注册用户达500余人。平台专职技术人员共19名,除承担实验技术服务工作外,同时作为平台安全责任人负责所在平台的实验人员培训教育、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仪器设备维护维修、日常安全检查等安全管理相关工作。因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安全管理工作总体表现为仪器设备数量多、用户使用需求量大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的特点。平台大部分安全管理工作依靠人工完成,效率较低、错误率较高,技术人员难以全面把控平台安全隐患和风险,使得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安全管理工作日趋复杂。

    2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管理职责不明

    与传统实验室中以课题负责人为安全责任主体的管理模式不同,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安全管理工作多由平台实验技术人员兼职承担,实验技术人员虽熟悉各自专业及所在平台的安全防护要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2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