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仲景治法指导下的浊毒防治观在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
方药,1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与“浊毒”的相关性,2基于仲景“浊毒”防治观创立的各种治法,1伤寒清法—清热化浊解毒13,2伤寒下法—通腑泄浊解毒13,3伤寒消法—祛痰涤浊解毒13,4伤寒补法—健脾化
常 苗 韩 捷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河南郑州 450003;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河南郑州 45000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与遗传因素有关,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病变范围主要累及结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特点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2],且病程长期迁延,容易反复[3],在中医中归为“痢疾”“泄泻”“腹痛”等疾病[4],其基本病因病机为脾虚湿滞[5],在中医的研究进展中,其发病机制与浊毒理论相关[6-7]这一观点越来越被认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浊毒的治疗有详尽的阐述,韩捷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认同浊毒的理论思想,在仲景浊毒防治观的指导下,提出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与浊毒理论有相关性,并创立了自己针对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理法方药,疗效显著,现分述如下。
1 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与“浊毒”的相关性
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标准,参照《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8]制定的UC 诊断标准,已排除初发型和暴发型及并发症,已排除其他相鉴别疾病,慢性复发型指临床缓解期再次出现症状的临床类型[9]。由李佃贵教授提出的浊毒理论[5]认为“湿为浊之渐,浊为湿之极”[10],浊毒产生的病因病机多为素体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又情志失调,肝疏泄失常,气机运行不畅,更致脾胃健运失司,和降失度,水谷运化不及,水湿内停,阻滞气机,郁而成浊,日久成毒,进而浊毒积聚肠腑,侵袭肠道脂膜血络[11],浊毒不仅是致病因素,更是病理产物[12],这与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不谋而合,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已非初感急发、正气有余、仍能有力抗邪,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其发病机制为脾胃已虚,本有湿邪,外邪再侵,正虚邪盛,无力抗邪,湿邪深伏,积久成浊,再侵脂膜血络,而致症状再发。浊毒理论更加强调了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与脾虚湿浊的关系,久病脾虚失运,湿邪积滞,湿久成浊,浊极成毒,病邪深伏,难以除根,病势缠绵,病程较长,不时复发,故本病治疗需始终贯穿化浊解毒这一治法[12]并兼顾健脾祛湿,疏肝解郁,固护正气。
2 基于仲景“浊毒”防治观创立的各种治法
2.1 伤寒清法—清热化浊解毒[13]
《伤寒论》其中清法涉及的条文众多,治法亦不少,仲景八法中清法的立法依据是《素问·五常政大论》:“治温以清、治热以寒”[1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8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