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部菌群与重症RSV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嗜血,链球菌,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4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方法,5质控方法,6统计学处理,2结果,1鼻咽部定植菌与重症RSV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关系,2三种主要定植菌对重症RSV下呼吸道感染
林秀华 杨燕珍 陈 腾 李 钦 戴雅静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儿科,福建漳州 363000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首要病原学之一。相比非RSV感染,RSV感染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情会更重,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概率更高,发生呼吸衰竭比例更高[1]。RSV与22%的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发作和3%~9%的所有年龄段所有疾病死亡相关,约45%因RSV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和住院死亡发生在6个月以下婴儿,严重威胁婴幼儿生命健康[2]。重症RSV感染的治疗目前并无特效治疗方法,依然支持治疗为主。如何避免或减少重症RSV下呼吸道感染,依然是儿科学者进行中的课题。Schippa[3]在“RSV毛细支气管炎鼻咽部微生物”研究中发现RSV毛细支气管炎感染的婴儿鼻微生物群结构更受扰动,从而有利于病原体物种的定植,并对潜在有益的物种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这些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表明RSV存在所强调的生态失调状态本身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的诱发因素。由RSV-A感染引起的更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的婴儿,鼻咽部菌群结构及彼此关系存在紊乱更为显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鼻咽部菌群对重症RSV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希望从微生态方向查找重症RSV下呼吸道感染预防及治疗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8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本院)的238例重症RSV下呼吸道(包括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主要的培养结果分为培养阴性组(N组)和培养阳性组(Y组);根据菌种分组为肺炎链球菌组(SP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SA组)和流感嗜血杆菌组(HI组)。纳入标准:①28 d<年龄≤14岁;②RSV核酸或抗原检测阳性;③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重症RSV下呼吸道感染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4]。毛细支气管炎标准参照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86 字符。